区纪委监察局驻村工作“成绩单”
1、党建领航助发展。制定了"133"党建工作思路,抓党建、强基础、促发展。切实加强脱贫攻坚组织领导,成立了宜古村脱贫攻坚临时党支部,选派党建指导员,凝聚"四支队伍"合力助推脱贫攻坚。明确了产业发展路子,结合宜古村邻近城市,交通便捷的自然优势,制定了村交通运输、三产服务、劳务输出等产业帮扶计划。
2、扎实开展精准帮扶。定期深入村上2户提升户、1户保留户和1户新增贫困户开展帮扶活动,制定具体的帮扶措施,协调落实医疗救助政策2户,解决就业1人。
3、村庄道路不断完善。协调资金18万余元,整修桃园矿至宜古村惠民便道500米;筹集资金20余万元,硬化村庄支巷道路500米。
4、认真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栽植绿化树木500余棵、灌木3800余株;清运沉积垃圾500余方,拉运黄土40多车对边坡进行覆盖;制作景观墙500余米,700多平方米;筹资20万元新建公厕一座并投入使用。
5、群众文化广场项目有序推进。项目选址已确定,正在开展前期论证。
6、亮化工程步伐加快。路灯安装项目已落实,项目施工单位正在进行规划设计,近期即将开工。
7、组织开展访贫问困活动。在重要节日对贫困户、老党员等进行走访慰问,送去了慰问金和慰问品。
区委宣传部驻村工作“成绩单”
1、成立赵家塬村脱贫攻坚临时党支部,选派"第一书记",以党建为主导,以脱贫攻坚为重点,积极协助村“两委会”落实各项措施。
2、全村硬化巷道路2.8公里,共投资57.5万余元;结合村情民愿,修建通村路一条0.58公里,投资额16.8万元;全村安装健身器材33(台)套,合计金额11万元;建成幸福院一座,投资45万元。上半年合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30余万元。
3、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共5户8人,扶贫政策已落实到位。其中:易地搬迁上报1户3人,并申报了公益性岗位及技能培训意愿。危房改造完成2户3人,合计投资金额31500元。2户2人落实了五保兜底政策,并根据实际情况办理了入住王益区幸福院及王家河精神病院。
4、成立控辍保学组织机构与学生家长签订了《家长控辍保学责任书》,学龄人员全部登记造册;对所有贫困户家庭学生情况进行调查摸底。
5、整合"四支队伍"力量,合理分工、各司其职,定期召开脱贫攻坚会议,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共同入户宣传政策、调查核实基本情况、落实扶贫措施,做好贫困户扶智扶志工作,严格遵守驻村工作队《考勤制度》和《请销假制度》。
区编办驻村工作“成绩单”
1、成立驻村工作队,建立领导包村扶贫工作机制,制定精准帮扶计划,及时解决存在问题。落实驻村干部1名,配合村“两委会”做好脱贫帮扶工作。
2、不断整合"四支队伍",成立了村脱贫攻坚临时党支部,及时召开会议,传达、落实各项扶贫政策,科学制定帮扶规划,逐户制定精准帮扶计划。
3、现已向村民全部兑现了土地流转收入。
4、争取政策资金修建群众活动广场。现群众活动广场硬化工程已完工,下一步将开展广场绿化和健身器械安装工作。
5、积极与区水务局协商,争取水利项目资金,修缮饮用水源地水坝,增加生产饮用水存储量,目前,修缮工作已完成,水坝已完成储水,保证了群众正常饮用水。
6、为1户贫困户安装光伏发电项目设备,已并网发电。
7、协商专业合作社发展集体养殖项目。为1户贫困户贷款5万元发展肉鸡产业,正在协调办理贷款手续。
8、积极协调解决贫困户大病就医、社会保障、残疾补贴等政策性补贴方面的事宜。
区档案局驻村工作“成绩单”
1、做好产业扶贫工作。协助完成2017年到2020年《小豆村产业发展规划》,协助做好460亩核桃及120亩花椒种植。
2、配合村组打通了十户村民门前的600米道路,方便了群众出行。
3、协助小豆村完成9块文化墙建设。
4、协助小豆村对11户土蜂养殖户进行培训。
5、协助引进润发农业有限公司作为龙头企业,带动全村养殖业的发展。成立了万瑞种植专业合作社、扶贫资金互助协会。
6、帮助群众做好三夏小麦收晒工作。
7、引导村专业合作社、资金协会开展工作,已为3户会员发放贷款3000元。
8、积极做好扶贫政策宣传工作,通过两个月的政策宣传,实现了扶贫政策宣传不漏户,确保了政策的知晓率。
9、做好对扶贫档案资料的规整工作,目前,小豆村扶贫资料整理工作已全面完成,共整理扶贫资料22类22盒。
区审计局驻村工作“成绩单”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周家河村脱贫攻坚临时党支部,选派第一书记,指导并协调做好各项帮扶工作。
2、争取水利资金,投资10万元新建20立方蓄水池1个,解决村民饮水问题。
3、投资32余万元对后河至后台的生产道路1.2公里进行了硬化。
4、投资12万元在村主干道安装太阳能路灯30盏。
5、争取上级资金10万元,对村队办公用房进行改造。
6、开展苹果、核桃种植及管理技术培训6次,培训果农300余人次,其中,果园志愿服务队共组织果树培训5次(理论培训3次,室外实地操作培训2次),参加培训200余人次。
7、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争取公益性岗位2个。
8、对接帮扶企业投资近5万元,对贫困户杨文兴、杨德财2户居住房屋加盖了彩钢屋顶并进行墙体饰新。
9、为贫困户柳德财免费提供鸡苗100只、兔崽10只,并签订回收协议。
10、争取慈善协会资金5万元修建便民桥,目前已落实。
11、为新增贫困户杨栓虎办理了低保。
区司法局驻村工作“成绩单”
1、成立炭科沟村脱贫攻坚临时党支部,选派党建指导员,协助村两委做好各项措施的落实。
2、挤出办公经费2万元用于包村创卫工作,对村委会办公室进行了饰新,为村委会购置了彩色打印机,对各项工作宣传牌进行了更换,对村委会门前进行了美化,喷绘文化墙100平方米。
3、充分把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有利时机,筹资50余万元,对污水排放沟渠进行改造,新建污水排放管道2000余米。
4、全力做好迎国卫复审工作,扎实开展村容环境综合整治。每周五下午,组织机关全体干部对炭科沟村前公路主干道、村内主巷道、村民房前屋后三堆六乱进行整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5、春节和"七一"前夕,对村内12户贫困党员进行走访慰问。
6、投资11万余元,建成了杨树沟法治文化园。
7、狠抓美丽乡村建设,硬化村内支巷道100余米。
8、以现有的"卡乐仕汽车美容"、"小军羊肉泡"、"蒸馍店"等为基础,积极引导有能力的村民,利用集贸市场优势,把炭科沟三产服务发展成为以办事处为核心、连接荔枝园小区、王家河小区的三产聚集区。
区住建局驻村工作“成绩单”
1、扎实开展入户宣传告知、信息摸底、精准核实,紧扣"新增"、"剔除"两个重点,对全村316户,1057人,开展了全覆盖、地毯式,不落一户、不漏一人的排查。该村精准识别贫困户13户36人,其中五保贫困户3户3人、低保贫困户9户23人、一般贫困户1户5人。
2、坚持问题导向、细化整改,针对中省市反馈问题整改工作要求,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同时整理完善相关资料,组织镇、村及包扶干部牺牲节假日、加班加点对全村13户贫困户开展建档立卡、四方签字、五处照相工作,形成了一整套整改档案。
3、按照"八个一批"扶持项目, 2户7人纳入易地搬迁,1户1人完成危房改造,教育扶贫4户6人,2户3人纳入公益性岗位。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争取财政贴息资金55万元,帮助11户贫困户(含郝口)建设光伏电站,每户每年可增加收入8000元以上。
4、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争取市、区有关部门支持资金近40万元,安装路灯120盏,解决了村民夜间出行问题;硬化巷道600米,村内巷道硬化率达到98%以上;拓宽维护生产道路25公里,为2500余亩农田发展生产提供了保障。区住建局投入资金3.5万余元,为村上配备了电脑、打印复印机、空调、立体式电脑查询机,于2016年6月建成了面积近40平方米的王益区首家村级便民服务大厅。
5、凝聚"四支队伍"力量,扎实开展基层党建工作,开展机关支部和安村党支部结对帮扶工作,强化党建工作,指导村上对办公场所进行整合,建成办公议事、党员活动、教育培训、便民服务、文体娱乐、信息收集传播为一体的综合性阵地。
6、协助争取资金50万元,近期开工建设巷道1100米。
7、大力发展产业,积极与吉瑞元食品公司沟通协调养兔合作事宜。
8、组织群众栽植花椒700亩、核桃150亩。
9、定期走访慰问贫困户13户,送去慰问金6720元、米面10份、油17份、尿素24袋、磷肥24袋,以及白糖、茶叶、日常药品、衣服等慰问品。
区工信局驻村工作“成绩单”
1、选派专人驻村,深入农户家中、田间地头了解民情村情,宣传脱贫攻坚政策,制定了《杨树沟村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
2、协助村上进行创国卫巩固提升工作,拨付1万元用于四创工作,协助制定巷道道路硬化具体规划,为全村硬化道路1000余米。
3、包抓领导每月入户走访不少于四次,每逢节假日,进行慰问,送去生活用品。
4、协调残联为贫困户刘东英和儿子王小民办理残疾证,协调民政局为刘东英母子二人办理五保,正在办理中。
5、为村委会购买了打印复印一体机、复印纸和其他办公用品。
区商务局驻村工作“成绩单”
1、健康扶贫稳步推进。积极与区卫计局协调对接,由矿医院、中医医院组成的医疗队深入冯家河村对村民进行了全面健康体检,为贫困户唐家钰、扶忠办理了慢性病。
2、生态扶贫扎实有力。为贫困户扶忠60亩生态林、唐加宏10亩生态林分别争取补贴资金585元、97.5元。
3、兜底保障积极有效。为贫困户徐光亮办理五保,2户低保户实现了基本生活保障,正在为1户贫困户申请低保。
4、住房保障落实精准。积极与企业、街道办对接协调,享受易地搬迁贫困户6户,为贫困户扶社、徐光华、唐家钰房屋进行了粉刷,为非贫困户扶孝新建住房20平方米。
5、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协助村委会硬化生产道路4.5公里;新安装照明路灯60盏;新建1个100立方米生产生活蓄水池;加固美化2000立方米鱼塘;硬化美化200米巷道;改造提升80平方米村卫生室。
6、村容村貌大为改观。组织专人深入开展村组环境卫生整治,清理"三堆"。
7、产业发展成效显著。组织成立了党员一帮一服务队、合作社服务队、果树修剪服务队,为贫困户苹果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大力发展养殖业,协助成立冯家河村长龙蜂业专业合作社,共有社员12户,其中贫困户7户,通过养殖蜜蜂,预计贫困户户均年可增加收入2500元。
8、引进海猫电子商务公司,投资10万元,在冯家河村设立了电子商务服务站。
9、整合"四支队伍"力量,成立了冯家河村脱贫攻坚临时党支部,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
10、组织专人深入村、组、田间地头开展调研,制定了冯家河村脱贫攻坚工作计划和工作规划,逐户制定精准帮扶计划。
区煤炭局驻村工作“成绩单”
1、王家河村共有贫困户10户22人,其中未脱贫户6户9人,已脱贫4户13人,新识别2户5人,制定了具体的帮扶措施,中央反馈和省市交叉检查、自查的问题,已全部整改落实到位。
2、发挥村互助协会作用。互助协会现有会员56人,民政局拨付互助资金30万元,目前正在正常运转之中。
3、抓果业产业促脱贫。举办果业技术培训班3期,为李福全改造提升果园3亩、王亚梅改造提升苹果园2亩、许彦福改造提升苹果园3亩,全村共有果园1300余亩,共套袋1300万枚,预计2017年苹果产量358万斤。
4、落实健康帮扶。协助办理农村新合疗、农村大病医保共计10户22人。
5、协助村委会完善硬化村组巷道水泥路1.6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工作已全部到位准备实施;申报确定了村组主干水泥道路项目1.9公里;完成了贫困户王纪仓的毛坯房装修及院内地坪铺设工程,贫困户任满仓房子室内外粉刷已经全面完成,贫困户周文奎修缮住房及院内地坪铺设已竣工。
6、对村域道路、村民房前屋后环境卫生进行整治,村内绿化覆盖率达到70%以上。
区环保局驻村工作“成绩单”
1、整合"四支队伍"力量,成立王益村脱贫攻坚临时党支部,建立"王益村党建"微信群,及时沟通反馈工作进展,安排包扶任务。
2、深入3户贫困户家中了解基本情况,制定具体的帮扶措施,对中央反馈和省市交叉检查、自查的问题进行整改,目前,已落实到位。
3、实施王益村巷道路硬化工作,投资45万元,正在实施硬化村巷道路1.84公里;村口建成景观墙30米,迎客花园100平方米。对村域道路、村民房前屋后环境卫生进行整治,拆除旱厕57座,新建公厕1座。
4、协助王益村在生产生活道路两侧投资7万元栽植樱花、红叶李等绿化树木1000棵。
5、积极发挥产业帮扶,发展干果面积70亩,其中核桃50亩、花椒20亩。
6、积极为在册贫困户10人缴纳了合疗保险费每人150元。协调区教科体局给1户贫困户女儿减免教育费用1450元。为符合条件的2户2人安置了公益性岗位。
7、端午节给3户11人在册贫困户送去米面油、粽子、牛奶、茶叶、糖以及大衣柜等。"七一"前夕,对2名困难党员进行了集中走访慰问。
8、为村委会配置电脑2台,多功能打印机2台。
区供销社驻村工作“成绩单”
1、成立驻村工作队,制定精准帮扶计划,落实驻村党建指导员1名,配合村“两委会”做好脱贫帮扶工作。
2、发展巩固房屋租赁业,全村租赁户155户,主要分布于一、二、三组农户家(一组65户、二组55户、三组30户、四组5户),年均户收入1200元。
3、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修建道路1.5公里,改造污水排放管网800米,改造旱厕130余座、新建标准化公厕4座、饰新墙面15000余平方,清理村庄三堆六乱,开展美丽乡村建设。
4、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全村共流转土地2110亩,三组345亩,每亩500元/年,每年1.7万元;一、二组生态林建设1400亩,每亩100元/年,每年14万元;三、四组设施农业用地10亩,300元/年,每年3000元。这几项为村民带来收益16万元。
5、贫困户13户33人(含新增1户1人),政策兜底2户3人,光伏发电2户5人,务工8户13人,养殖2户6人,力争年收入达到4000元/人以上。
6、区供销社对包抓的2户困难群众,在节假日开展慰问,平时经常入户嘘寒问暖,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困难,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和问题。
区机关事务局驻村工作“成绩单”
1、派驻党建指导员1名,协助村“两委会”开展脱贫攻坚工作,联系协调打造120亩双矮苹果种植生态园,争取早日运营见效。
2、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推进花坛、花墙建设;筹措资金15000元,修建600平米的广场一座,并对村巷道路进行绿化。
3、加大对高坪村贫困户的产业帮扶力度,为贫困户李向阳无偿提供苗木新栽2亩果园。
4、全村住房安全有保障,合疗参险缴费全部完成,新型养老保险参险率达100%,村内畜禽免疫密度、牲畜免疫挂标率达到100%。
5、积极组织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和病媒生物防治工作。
6、及时召开“两委会”,研究部署6户贫困户入户调查、信息核对、民主评议、公示公开等工作,实现精准识别。
7、通过产业帮扶,1户已脱贫。对中省市反馈和自查问题,按照办事处整改方案及时间要求,已全部整改落实到位。
区国税局驻村工作“成绩单”
1、派驻党建指导员,协助该村党建工作,进一步完善"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等,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堡垒作用。在完善资料方面,统一制定了的党建资料盒和脱贫攻坚资料盒,进行整理和归类。
2、为5户符合条件的村民办理了扶贫小额贴息贷款,每户5万元,用于自主创业。
3、积极发挥产业帮扶,发展花椒种植40户60亩,发展核桃种植8户15亩。
4、为符合条件的2户贫困户,上报易地搬迁1户,安置公益性岗位1户。
5、"六一儿童节"购置30个学生书包,送到留守儿童家中。
6、关心关爱贫困户日常生活,为贫困户送去了米面油慰问品,并为一位残疾人贫困户送去电磁炉。
7、为村委会配置电脑两台,打印机一台。
8、多次到贫困户家中帮助整理院落,清扫卫生。协助杜家塬村开展数据清洗工作,并和村干部一起商讨帮扶计划、落实帮扶方案、确定帮扶项目。
区地税局驻村工作“成绩单”
1、为孙家坳村派驻党建指导员,与村“两委会”一道,深入贫困户家中了解情况,宣传扶贫政策,制定脱贫计划和帮扶措施。
2、春节期间深入结对帮扶贫困户家中开展节日慰问,送去慰问金1500元,冬季取暖用煤10吨。
3、聘请专业老师举办手工制作绢花技能培训班,现场传授制作手艺,帮助村民掌握技能,勤劳致富。
4、投入4万元为孙家坳村修缮党建会议室、图书室、值班室,制作公共文化墙及学习专栏,为村委会配备电脑及复印机。
5、出资3000余元为贫困户修建兔舍,组织志愿者为贫困户打扫院落、整治卫生。
6、协助完成村内水泥硬化道路0.9公里。
7、帮助建设千亩葡萄园种植基地,已完成350亩,发展花椒种植100亩,蛋鸡养殖2600只,完成400亩花卉种植项目的申报工作。
8、帮助村委会完成文化健身广场建设的前期筹划工作。
9、积极参与三堆六乱、村容村貌整治、防汛防滑工作,帮助无劳力村民进行三夏麦收抢收,开展其他帮扶工作。
网络编辑:王常华
信息审核:孙亚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