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报道 / 最新专题 / 乡村振兴

王益区区级部门(单位)驻村工作“成绩单”(一)

来源:铜川市王益区人民政府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8-01 20:04 阅读: 打印 保存 收藏

区委办驻村工作“成绩单” 

  1、加强帮扶力量,选派了1名科级干部到圪堵村任党建指导员,具体协助村上抓好支部建设及脱贫攻坚工作。
  2、抓好教育扶贫,协调教育部门,为贫困户郑军社正在上小学的儿子和郑保亮正在上初中的女儿减免有关费用3500元;帮助郑军社女儿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8000元(正在办理中)。
  3、推进健康扶贫,协调为因病致贫的陈根成夫妻2人办理了慢性病补贴,减轻家庭负担。
  4、支持产业扶贫,协调贫困户劳动力参加农业技能培训2期,并落实了相关培训补助;邀请果业专家对郑保亮家桃园、郑军社家苹果园进行现场技术指导,传授管理技术和经验;为贫困户郑军社和郑保亮购买了农药、农业器具等农资,帮助其产业发展;为贫困户郑军社联系办理了公益性岗位1个,负责打扫村内环境卫生。
  5、注重精神扶贫,对贫困户家庭环境卫生进行集中整治,为韩潮海和陈根成家饰新墙面,更换屋顶彩条布,科学进行室内布局,累计饰新房屋7间,更换顶棚4个,为郑保亮家改造户厕1座。
  6、抓党建助脱贫,帮助支持圪堵村加强支部阵地建设,对"两委会"办公楼进行了全面粉刷饰新,对党建及扶贫档案资料进行了规范化整理。

区人大办驻村工作“成绩单” 

  派驻专人入村包抓,以党建为主导,以脱贫攻坚为重点,积极协助村“两委会”,大力提升乡村建设层次,持续加大对外推介宣传力度。
  1、继续联系和协调村土地流转工作,现已完成全村全年土地流转100亩目标任务的80%。
  2、进一步扩大和提升全村生猪养殖场数量和规模,由原来的一个增加到了现在的两个,生猪存栏也由过去的不足百头增加到了现在的近300头,村内畜禽免疫密度、牲畜免疫达标率达到100%。
  3、帮助村“两委会”进一步提升了农村社区化办公条件,让群众享受到了方便快捷的服务。
  4、积极组织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和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完成户厕改造27座,新建公厕1座,改造公厕1座,拆除和改建公厕、垃圾屋2座,整治三堆六乱10余处,拆除乱搭乱建6处,新增文化墙2处,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明显改善。
  5、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组织村“两委会”及监委会及时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全村贫困户入户调查、信息核对、民主评议、公示公开等工作,通过产业帮扶和入户走访,解决问题、不断巩固、防止返贫,对脱贫攻坚中中央反馈和自查的问题,按照整改方案及时间要求,已全部整改落实到位。
  6、经常性组织党员学习党章、党规,以及惠农政策、时事政治和科学文化知识,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和部分群众进行远程教育学习,并组织开展党建知识测试、讨论发言、党课学习。
  7、组织党员干部外出到小豆村等地观摩学习、写心得体会,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觉悟和工作水平。 

区政府办驻村工作“成绩单” 

  1、精准帮扶工作扎实有效。深入11户贫困户家中了解基本情况,制定具体帮扶措施,每周入户走访、解决问题,对脱贫攻坚中中央反馈和省市交叉检查、自查的问题,按照王益街道整改方案和时间要求,已全部整改落实到位。
  2、协助塬畔村完成700米村级主干道建设工作,并建有停车场,村级道路路面硬化率达到100%。
  3、协助塬畔村实施塬畔至二道沟道路硬化工作,已完成投资809万元,道路路基已全部铺设完成,设置减速带安全设施和警示标志;在道路两侧投资150万元栽植垂柳、香花槐、国槐等绿化树木400余棵。
  4、有序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项目,已完成投资100余万元,社区建设主体工程已全面建成,社区广场建设正在做各项准备工作。
  5、协助塬畔村开展村容村貌整治、绿化工作,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对村域道路、房前屋后环境卫生进行整治,建材、柴火等集中有序存放,新建仿古式公厕两座,村内绿化覆盖率达到60%以上。投资20万元建成了景观墙、观景迎客亭、石牌楼等,村容村貌有了显著改善。
  6、促进塬畔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协助塬畔村建成日光温室大棚100余座,并配备有灌溉、保暖设施,建成大樱桃推广站1个,栽植樱桃430余亩,建成百亩大棚蔬菜基地1个;建成年存栏18万只养鸡场2个、年出栏肉兔6000只养兔基地1个、年出栏生猪4000头养猪场7个;建成500米长的农家乐一条街,发展农家乐35户,培育形成了以农家乐、生态观光旅游、特色大棚种养殖为主的产业格局,促进富农增收。 

区政协办驻村工作“成绩单” 

  1、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投资30万元,安装路灯96盏,其中太阳能路灯26盏、节能灯70盏;美丽乡村建设投入247万元,完成了绿化美化、古槐保护、改墙改厕、农贸市场、文化广场等多项工程;投资160万元建设6400立方米蓄水池及集雨窖。
  2、产业扶贫工作成效:扶持贫困户栽植花椒81.5亩、核桃10亩、药材4亩、苗木3亩,养猪33头,发展光伏发电5户,安排公益性岗位2人,举办花椒栽植技术培训班2期,培训100余人次。
  3、易地搬迁、危房改造情况:贫困户易地搬迁已上报9户34人;危房改造已完成1户(扶持政策未兑现),有意愿的贫困户2户。
  4、健康扶贫情况:已办理慢性病15人,2016年11月至2017年4月,协助贫困户13人次、报销医药费45433.30元;落实计生创业示范户5户,争取帮扶资金2.5万元。
  5、教育扶贫情况:成立控辍保学组织机构,制定了《黄堡镇罗寨村"控辍保学"实施方案》《罗寨村控辍保学规章制度》《罗寨村辍学劝返入学制度》,与学生家长签订《家长控辍保学责任书》,对全村学龄人员全部登记造册,协助区教科体局入户对所有贫困户家庭学生进行调查摸底,协助区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对有培训意愿的贫困人口进行入户摸底。
  6、生态扶贫情况:协助2016年退耕还林17户贫困户,兑付41.6亩退耕还林资金3744元。
  7、"四支队伍"情况:对“四支队伍”人员重新整合,定期召开脱贫攻坚会议,研究部署工作,入户宣传政策,调查核实信息,落实扶贫措施,做好贫困户扶智扶志工作,严格执行和落实《考勤制度》和《请销假制度》。 
区委政法委驻村工作“成绩单”

  1、成立驻村工作队,领导率先垂范,制定精准帮扶计划,及时解决存在问题;落实驻村党建指导员1名,常驻李家沟村,配合村“两委会”做好扶贫工作。
  2、支持李家沟村资金1万元,用于开展脱贫帮扶工作。
  3、通过安排公益性岗位、保洁员,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4个 。
  4、春节前夕,为7户贫困户每户送去油和面,让困难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5、落实贫困户易地搬迁政策1户2人,危房改造2户9人,政策兜底保障1户1人,教育扶贫3人。
  6、向村党支部赠送党建书籍100本。

区检察院驻村工作“成绩单”

  1、按照信息摸底、信息核实、代表评议、公开公示等程序,高标准、高质量、高要求完成64户贫困户各项档案资料。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帮助屽村实施幸福院工程,目前已完成主体建设。
  3、落实产业扶贫计划,发展光伏发电21户,发展养殖4户(其中养猪2户、养羊1户、养兔1户)。
  4、为贫困户协调争取公益性岗位3个。
  5、易地搬迁4户,危房改造2户。
  6、落实教育扶贫21人。
  7、整合"四支队伍"力量,成立屽村脱贫攻坚临时党支部,建立微信群,及时沟通反馈工作进展,落实帮扶任务。
  8、"七一"前夕,对屽村4名困难党员进行了集中走访慰问,把党的关怀送到党员家中。
  9、开展捐衣送爱心活动,组织干警为贫困户送去衣物50余件。
  10、为屽村村委会送去办公电脑3台,提供档案盒200个、打印纸30包,以及办公用品共计6000余元。

区人社局驻村工作“成绩单”

  1、积极为在册贫困户35人缴纳了合疗保险费每人150元。
  2、为8户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办理扶贫小额贴息贷款,每户5万元,用于安装光伏发电设施,另有2户贫困户已经申请贷款,正在办理手续。
  3、产业帮扶方面,发展花椒种植13户20亩,发展苹果种植3户17亩,发展药材种植1户2亩,准备发展苗木种植1户。
  4、为符合条件的3户贫困户3人安置了公益性岗位。
  5、为1户2人改造了危房住房。
  6、为贫困户送去急需药品、衣服、米面油、果园滴灌水管等,帮助解决燃眉之急。
  7、为村委会配置电脑三台,多功能打印机一台,办公桌三张。

区发改局驻村工作“成绩单”

  1、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工作职责,每周召开工作例会,研究扶贫工作,每周入户帮扶不少于一次,扎实记录民情日记。
  2、不断整合"四支队伍",成立脱贫攻坚临时党支部,定期召开会议,传达、落实各项扶贫政策,科学制定帮扶计划。
  3、领导带头做示范,逐户上门讲解各项扶贫政策,力求做到政策家喻户晓,公示结果人人皆知,信息采集精准全面。
  4、完善扶贫帮困工作机制,找准致贫原因,逐户逐人制定帮扶措施,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为史义民联系了1.5亩的花椒树苗;协调合作社为严润娃流转土地;为张雪孙女协调教育补贴;为史拴民儿子重新补办残疾证;为贫困户家中定期打扫卫生、整理杂物等;在重要节日看望五保户;关心关爱贫困户日常生活,史金成手臂骨折,为其协调报销合疗120元;为史社民母亲协调大病救助。 

区卫计局驻村工作“成绩单” 

  1、郝口村三组1.5公里主干线进入招标阶段。一事一议项目巷道硬化430米即将开工。
  2、上半年,新增养殖户8户,增加羊100只、种兔12只、猪10头、蜂10箱,新栽花椒220亩。
  3、易地搬迁3户13人;危房改造1户;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14户,对患慢性病人员全部进行帮扶;教育扶贫4户6人,共享受教育扶贫政策补助资金5425元;兜底保障1户1人落实资金5200元。
  4、为该村配置多功能打印机一台,墨盒一个,打印纸两箱等办公用品6000余元;帮助村上创建计生家庭创业示范户5户,投入2.5万元;整合"四支队伍"力量,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作用发挥明显;认真整改中省市反馈和自查问题,共完成整改13项,起到了样板村的带头示范作用,各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区农林局驻村工作“成绩单”
 
  1、帮助成立王益区尽宜合作社、斌鑫农机专业合作社,两个家庭农场。
  2、协调因修建黄环旅游公路暂断供水,设施正在恢复阶段。
  3、巷道路情况,全村硬化道路9284米,其中主干道3800米,巷道路5484米。
  4、实施社区改造建设,配备专门的垃圾箱,安排专人定期负责管护和清理。
  5、基础建设情况,马村亮化工程已经招标,进入施工阶段,硬化支巷道路项目正办理前期招标工作。
  6、引进锄禾农业公司来马村投资花椒产业,已流转土地260亩,为贫困劳动力就业、优先带动产业发展打下基础。
  7、产业帮扶情况,种植业:栽植花椒,史志华2.5亩,王爱民3亩,颜小宁5亩,杨改元2亩,杜志银1.3亩。养殖业:颜小宁养鸡1000只(正在建棚)、养种兔15只,杜志银养种兔15只,史志华养兔正在修建兔舍,王爱民有养兔意向。光伏发电:杜志银、杨富良、史志华已运行,杨月明正办理贷款手续。联系王益区职教中心组织建档立卡贫困户及有养兔意愿的群众进行养兔培训。
  8、纳入易地搬迁3户,2人享受慢性病补贴。
  9、2户贫困户享受教育扶贫政策,2名贫困残疾人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7户贫困户中6户享受低保,1户正在申请手续。
  10、扎实开展问题整改工作,完善各类档案资料,为马村提供档案盒、打印纸,以及墨盒、订书机、印泥、胶水等物品,共计4000余元。

区教科体局驻村工作“成绩单”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南雷村脱贫攻坚临时党支部,选派第一书记,协助村“两委会”做好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
  2、筹资50余万元,修建南雷村文化体育广场,配备有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并安装健身器材。
  3、协助村上在村委会建成互助幸福院。
  4、区教科体局组织机关全体干部、村干部带领村民对主巷道路环境卫生、房前屋后三堆六乱进行集中整治。
  5、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解决公益性岗位4个,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联系就业岗位。
  6、为赵茂旺和王河南各争取5000元的养殖帮扶资金。
  7、关心关爱贫困户日常生活,为贫困户王河南联系医院大夫为其看病治疗,并垫付费用397元;积极帮助王河南销售樱桃。
  8、为贫困户赵茂旺孙子、孙女开展送教上门2次。

网络编辑:王常华
信息审核:孙亚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