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铜川市王益区委
铜川市王益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王益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
工作措施》的通知

来源:区卫健局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3-26 11:40 阅读: 打印 保存 收藏


黄堡镇、各街道党委,黄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委和区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区提升办:

现将《王益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工作措施》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铜川市王益区委
                                                         铜川市王益区人民政府
                                                            2021年3月24日



王益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措施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发〔2019〕43号),根据《中共铜川市委、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铜川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铜发〔2020〕21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如下工作措施。

一、健全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

1.建设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建设完成区级中医医院。统筹中医药资源配置和区域内中医医疗机构设置,构建起以公立中医医院为龙头、其他医疗机构孙思邈中医堂为基础、民营中医专科医院(门诊部、诊所)为补充,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各中医医疗机构要强化以中医药服务为主的办院模式,提升中医综合诊治能力。(牵头单位:区卫健局,配合单位:区中医药发展中心)

2.加快孙思邈中医堂建设。按照省、市目标任务,结合实际制定村级孙思邈中医堂建设方案,让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尽快建成孙思邈中医堂,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到2022年,建成村级孙思邈中医堂12个,90%行政村能提供四种以上的中医适宜技术服务,到2025年建成孙思邈中医堂30个,所有行政村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牵头单位:区卫健局,配合单位:各镇办、区财政局、区中医药发展中心)

3.推进中医医疗联合体建设。以铜川市中医医院(北院)为中心,加快王益街道卫生院与铜川市中医医院(北院)建立的中医医联体建设,促进中医药优质资源下沉基层,充分发挥好中医药在治未病、疾病治疗和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同时通过推动医共体内服务能力共提、人才梯队共建、健康服务共管、优质资源共享,整体提升区域中医药服务能力。(牵头单位:区卫健局,配合单位:区中医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各相关成员单位)

4.鼓励社会力量办中医。紧抓铜川市被国家列为社会办中医试点地区的机遇,加大对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中医诊所、门诊部和特色专科医院,探索孙思邈中医堂特色诊疗服务。依据《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继续落实好社会资本举办中医医疗机构等相关扶持政策。到2022年,建成中医诊疗特色的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5家。到2025年,建成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10家。(牵头单位:区卫健局,配合单位:区中医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各相关成员单位)

5.加快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中医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鼓励中医医疗机构、中医医共体发展“互联网+远程医疗服务”,发展智慧中医和互联网诊疗服务,推动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和远程医疗服务,实现重大、疑难疾病联合会诊和资源共享。配合市中医发展中心做好孙思邈中医堂“智医助理”平台的建设。(牵头单位:区卫健局,配合单位:区中医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各相关成员单位)

二、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中的独特作用

6.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创新治未病服务模式、规范服务标准、提升服务能力,逐步将治未病服务拓展至各医院临床科室、融入诊疗全过程、推广至亚健康人群。加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开展孕产妇儿等重点人群和慢病患者治未病服务,鼓励家庭医生提供治未病签约服务,推广中医治未病的健康工作和生活方式。到2022年,辖区中医医院全部设置治未病科室。(牵头单位:区卫健局,配合单位:区中医药发展中心)

7.彰显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各中医院做优做强心脑血管、肾病、骨病、肛肠等专科专病,及时总结形成诊疗方案,巩固扩大优势,带动特色发展。建立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西医会诊制度,将中医纳入多学科会诊体系。发挥好中医药在流感、新冠肺炎等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的作用。到2022年,建成1个中西医协作重点科室。到2025年,建成2个中西医协作重点科室。(牵头单位:区卫健局,配合单位:区中医药发展中心)

8.提升中医药特色康复能力。各中医医疗机构应加强康复能力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医院设立中医康复科室。促进中医药与现代康复技术融合,针对心脑血管、糖尿病、肿瘤等重大疾病和骨伤、伤残人群,形成一批中医特色的康复方案,研发中医康复器具。加强人才培训,提升中医康复治疗、训练、护理和指导能力。到2022年,85%的中医医院设置康复科。到2025年,100%的中医医院设置康复科。(牵头单位:区卫健局,配合单位:区中医药发展中心)

9.加强孙思邈中医堂服务能力建设。各医疗机构要大力改善诊疗环境、推广适宜技术、开展人才培养,着力提升孙思邈中医堂服务质量和水平,力争服务弱的上水平、服务好的出特色。区级中医医院孙思邈中医堂应设置4个以上科室,配备4名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中医类执业医师,开展10种以上的中医药适宜技术;乡镇、社区孙思邈中医堂最少应有2名以上中医师,提供6种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村卫生室应提供5种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使用中医疗法治疗人次数达到总诊疗人次数的50%以上。(牵头单位:区卫健局,配合单位:区中医药发展中心、区人社局、区行政审批局)

三、大力推动中药质量提升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10.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以黄芩、党参、柴胡、黄芪、金银花、丹参、黄精等适生药材为重点,按照“培植龙头、壮大规模、带动农户”的思路,引导中药材种植主体由零散种植向有技术、有资金的企业、大户规模化种植转变,打造5个500亩以上规模化、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到2022年,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1.3万亩,到2025年,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1.5万亩。(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各涉农镇办、区卫健局)

11.加强中药材质量控制。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等关键技术,严控中药材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严守农药残留、重金属限量标准,严禁染色硫熏、掺杂增重行为。健全中药材第三方质量检测体系,加强中药材市场监管。(牵头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各涉农镇办、区卫健局)

12.加大中药加工制造业的招商力度。积极发挥中医药产业奖补资金的作用,促进现有生产企业扩大和提质增效,积极策划包装科技含量高的关联项目,吸引一些品牌引领能力强的企业落户,发挥中医药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抓总职能,协调各成员单位积极履职,做好服务,促进中医药项目落地实施。到2022年,中医药大健康及关联企业发展到5家。到2025年,中医药大健康及关联企业发展到10家。(牵头单位:区对外经济合作中心,配合单位:区中医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各相关成员单位)

四、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13.建立中医药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加强继续教育和中医药学习制度建设,依托上级中医医疗机构和自身业务骨干开展全员中医药知识培训工作。同时推进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基地应用工作,充分利用该平台,加快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工作。积极选派优秀人才参加中省市长期人才培训项目,不断提升现有中医药人才业务水平。到2022年,培养3名市级名中医、4名中青年中医药骨干人才。到2025年,培养1名省级名中医、4名市级名中医,10名中青年中医药骨干人才。(牵头单位:区卫健局,配合单位:区中医药发展中心)

14.推进中医药师承教育。推动中医药师承教育规范化、终身化和制度化,鼓励名老中医、高年资中医师、中医(专长)医师、老药工收徒授业,促进中医诊疗经验与中药传统技艺传承发展。支持公立医院设置中医(专长)医师岗位,开辟独立的诊疗服务区。到2022年,建成1个名中医工作室,培养1-2名中医药传承人才。到2025年,建成2-3名中医工作室,培养5名中医药传承人才。(牵头单位:区卫健局,配合单位:区中医药发展中心、区人社局)

15.健全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建立符合中医药行业规律的薪酬制度和考核评价体系,落实“两个允许”要求。鼓励西医学习中医,允许临床类别医师通过考核后提供中医药服务,参加中西医结合职称评聘。(牵头单位:区卫健局,配合单位:区中医药发展中心、区人社局)

五、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16.挖掘传承中医药精髓。加快推进活态传承,完善学术传承制度,加强名老中医学术经验、老药工传统技艺传承。挖掘扶持中医药乡土人才和民间确有专长人才,做好特色技术疗法的传承发展。(牵头单位:区卫健局,配合单位:区中医药发展中心、区人社局)

17.挖掘利用中医药健康旅游资源。依托耀州窑博物馆、姜女故里等旅游景区,开发具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养生体验项目和文旅产品,发展融中医药康养、文化传播等于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牵头单位:区文旅局,配合单位:各镇办、区卫健局、区财政局)

18.加大中医药文化宣传。深入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宣传中医药健康养生保健知识。持续开展中医药文化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进家庭“四进”活动。到2022年,建设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示范基地3个,在全区城乡居民中医药文化知晓率达90%以上。到2025年,建设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示范基地10个,在全区城乡居民中医药文化知晓率达95%以上。(牵头单位:区卫健局,配合单位:各镇办、区教科体局、区文旅局、区中医药发展中心)

六、强化保障措施

19.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完善区中医药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完善中医药工作部门协作机制,协调做好发展政策、重大事项研究部署落实。加强中医药管理职能,合理配置人员力量。(牵头单位:区卫健局,配合单位:区中医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各相关成员单位)

20.加大财政投入。区委、区政府将鼓励支持中医药产业发展,建立持续稳定的中医药发展投入机制。统筹安排,加大中医药的经费投入力度,按照《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医药产业发展奖补办法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全面兑现落实中医药产业奖补政策。(牵头单位:区财政局,配合单位:区中医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各相关成员单位)

21.完善医保政策。健全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探索实施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并合理确定付费标准。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单位,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药服务项目和中药饮片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牵头单位:区医保局,配合单位:区卫健局)


网络编辑:师小娟
信息审核:吕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