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区政府办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2-28 16:06 阅读: 打印 保存 收藏

政策解读:一图读懂2024王益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2月28日在铜川市王益区

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铜川市王益区人民政府区长  郝俊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面对两难甚至多难的复杂局面,区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扎实开展“三个年”活动,大力发展“四个经济”,快马加鞭不停歇,全力以赴抓发展,王益经开区创建成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我区被评为全市首家省级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在全市重点项目观摩活动中综合排名区县前列,十大惠民工程30项惠民实事全面兑现承诺,全区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多措并举稳增长。坚持把稳增长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持续壮大县域经济,先后出台《打好主动仗推动经济持续向好若干政策措施》《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深入开展“百人进百企、双包一解促发展”活动,加强经济运行周调度、月监测、季分析,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全区生产总值增长3.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8%(区本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3%(区本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1.3%;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4.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8%、8%,主要经济指标六项排名全市第一。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排名较2021年前进3位;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指数较2021年提高2.48,位居全市前列;水利建设、促进外贸稳定和创新发展、重大决策部署督查落实三项工作受到省政府表扬激励。

(二)大抓项目增动能。落实“五个一批”项目动态管理机制,全力促开工、赶进度、抓投产,建成区级重点项目64个,完成投资80亿元,同比增长9.3%。争取到位各类上级扶持资金10.8亿元。抢抓疫情转段后的有利时机,动员全区上下马不停蹄抓招商,设立了1亿元产业投资基金,选派3名干部赴宁波等地驻点招商,在宁波市成功举办了“甬益前行·益企共赢”高端装备制造(汽车装备配套)产业专题推介会,借助丝博会平台举办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招商推介会,积极参加了陕西—江苏(无锡)汽车产业链协同发展专场对接会、2023年铜川-京津冀经济合作恳谈会等招商活动,累计签约项目263个,涉及资金增长8.83%;市域外到位资金76.3亿元,位列全市第二,省际亿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49.13亿元,位列全市第一,分别增长9.44%、46.05%,王益经开区从厂房部分闲置发展到一房难求。2023年2月被评为全市高质量项目建设先进单位、高质量产业项目优秀招引单位。

(三)聚链成势强产业。打造“1+3”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年产80万件高档骨瓷及酒瓶技改、岩棉条复合板生产线、节能玻璃数字化生产线等项目建成投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4座厂房主体完工,朝日精密弹簧科技公司成为三星电子、特斯拉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完成7户规上工业企业“上云用云”。打造“3+2”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大力开展“秦乐购”等促消费活动,零售业销售额增长7.5%,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增长5%、27.3%,建成渭北智慧物流产业园一期、西北智能物流仓储设备制造基地、区中医医院等项目,改造提升乡村连锁便利店10家,培育农村网商(店)52家。打造“园区+龙头企业”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林麝养殖繁育示范基地、康旺中兽药、牧吉旺饲料添加剂生产线、1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等项目建成投产,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5家、家庭农场17家,建成投运王益南塬等3处农村供水工程,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10万元以上,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增速16.26%,“孟姜红”品牌展销中心建成运营,“孟家原桃”成功入选2023年全国“土特产”推介名录,我区《激活“人才引擎” 赋能乡村振兴》入选全省第二批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安村获评全省美丽宜居示范村,孟姜塬村荣获全省乡村振兴工作先进集体。

(四)重点发力提承载。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完成体育路等9条道路“白改黑”6.96公里,道路亮化7.01公里,改造提升健康路、集贤堤背街小巷2条,建成漆水河跨河桥、王家河幸福桥,改造饰新金华桥等桥梁4座,建成便民停车场29个、充电站3个,新增停车位1106个、充电桩119个,智慧停车云平台投入使用,新建口袋公园3处,拆除草公楼等危破旧建筑5.45万平方米,建成全市首座垃圾分类主题公园,完成老旧小区改造67个,“力元小区”被列入省级老旧小区改造示范点,我区吸引社会力量以市场化方式参与改造做法被列入全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第八批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同全市一道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加快经开区建设,建成纵二路道路工程、科创标准化厂房项目,采煤沉陷区居民避险搬迁项目完成部分主体;积极服务保障西延高铁项目建设,西延高铁王家河特大桥主桥成功合龙,王益经开区入选省级特色专业园区。姜女故里·秦人村落景区创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建成智能温室大棚、无动力乐园和游客服务中心等设施,智能温室大棚“变身”番茄王国成为网红打卡地。

(五)改革创新优环境。在王益经开区建成秦创原·铜川王益创新驱动平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9户,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28户、科技成果转化7项,培育陕西聚新节能科技有限公司为潜在瞪羚企业。扎实推进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证照分离”改革、“亩均论英雄”改革、“标准地+承诺制”改革、普惠金融改革,118项深化改革任务完成112项,93%以上的审批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新增市场主体1134户,新增减税降费4917万元,为1022户企业协调融资11.25亿元,开展营业执照与许可证件“三联办”改革荣获全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典型案例。探索建立营商环境“6+7”创新改革框架体系,举办政企恳谈“早餐会”“益企Tong行”商务恳谈会、政银企座谈会12次,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26项,搭建政企交流直通车举办政企恳谈“早餐会”和深化政银企合作助推高质量发展2项经验做法成功入选《陕西省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典型案例汇编》。

(六)做实民生增福祉。精准落实援企稳岗、创业帮扶等政策措施,城镇新增就业1556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72.9%,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645万元。投入3亿余元发展教育事业,高规格表彰奖励优秀教师,中小学校运动场地提升改造等项目建成完工,与西安高新一中签订云校合作办学协议,在王益中学、市二中开设云校班,王益中学创建成省级标准化高中,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工作列入全省申报公示名单。陕西省第十届艺术节王益场馆承演任务顺利完成,选送的评书《唱支山歌给党听》荣获群星奖,区旅游服务中心、游客集散中心建成投用,建成《孟姜女传说》非遗传习室1个、乡村文化大院5个,我区获得第三批全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创建资格。区全民健身中心和体育运动公园投入使用,建成运营3个社区食堂和1个省级老年型友好社区,创建成省级婴幼儿照护示范城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创建通过市级初评。深入开展纪念延安双拥运动八十周年系列活动,创建省级标杆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12个。

(七)紧抓安全守底线。出台《王益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扎实推进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深入开展城镇燃气、自建房安全等专项整治,全力防汛备汛,完善食品药品安全体系建设,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完成中国-中亚峰会王益区服务保障任务。化解政府隐性债务1869万元。全年收获306个优良天,PM2.5浓度改善幅度全市第一,完成排水管网建设改造9.3公里,新村出区断面水质稳定达到Ш类标准,荣获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优秀单位。六大重点区域造林绿化1029亩、新增城市绿化面积3.55万平方米,完成军台岭历史遗留矿山恢复治理,王家河街道荣获“陕西省林长制镇示范点”称号。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面推行田长制,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1万吨以上。狠抓基层社会治理,全省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省级示范培训班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经验做法现场观摩会、全市道路交通安全“两个创建”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我区召开,化解重复访积案29件,红旗街街道被评为全国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样板站点,桃园街道荣获全省“五社联动”乡镇(街道)级试点“优秀单位”,七一路街道正强调解室被评为全省优秀人民调解单位,柿树沟社区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罗寨村被评为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我区荣获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区,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创建工作先进集体。

此外,民族、宗教、外事、国防动员、地震、气象、审计、统计、档案、供销、地方志等工作也取得了新成效。

过去一年,区政府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持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全面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舆论监督,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复率、满意率均实现100%。加强重点领域监管,认真整改省委巡视反馈问题,进一步压减“三公”经费,大兴调查研究,落实“四下基层”制度,法治政府、效能政府、廉洁政府建设取得新的成效。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顶住多重因素叠加的巨大压力,难中求成,稳中求进,成绩来之不易。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中省市驻区单位和为王益经济社会发展尽智出力的企业家、建设者和热心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工业运行仍承压较大,大项目、带动能力强的项目不足,经济持续恢复向好的基础有待进一步加固;城乡居民收入、民生保障水平与群众需求还有差距,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工作还要继续加大力度,个别干部工作作风还不细不实。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不回避、不懈怠,事不避难、敢作善为,竭尽全力改进提升,决不辜负全区人民的期待!

二、2024年工作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政府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加主动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按照区委“1393”思路举措,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切实增强经济活力、改善社会预期、增进民生福祉、防范化解风险、保持社会稳定,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谱写王益新篇、争当转型示范。

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左右;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5%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8%左右;培育“五上”企业15户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以上,力争“十四五”以来累计降低13%左右。

要实现上述预期目标,任务非常艰巨。我们一定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盯问题、破难题,补短板、拉长板,守底线、筑防线,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在完成全年各项任务的基础上争取更好结果。工作中要注重把握好三点:

(一)把推动高质量发展贯穿始终。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坚持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组织经济工作,以产业项目和社会资本投资为重狠抓高质量项目,以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下更大气力谋项目、招项目、干项目,切实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确保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二)把增进民生福祉贯穿始终。始终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这一面,扎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谋划实施好治水兴水、助农兴农、就学就医的大事要事,又全力解决好背街小巷、物业管理、取暖用电等群众身边的烦心烦恼,切实做实民生工程、办好民生实事,确保改善民生取得新成效。

(三)把守牢安全发展底线贯穿始终。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扛牢“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注重多目标平衡、多维度统筹,坚决守好安全生产生命线,不碰生态、耕地、文物保护高压线,远离债务风险预警线,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确保防范化解风险取得新成效。

三、2024年重点工作

(一)坚持稳中求进,扭住关键任务,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大抓项目稳投资。深化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紧盯国家重大战略、重大规划、三年行动计划等做优项目储备,抢抓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领域、增发万亿国债等政策支持,滚动谋划、储备一批产业项目和城乡补短提升项目,全年谋划重大前期项目140个以上,总投资180亿元以上,争取到位各类上级扶持资金10亿元以上。充分发挥稳投资专班作用,坚持领导包抓、专班推进、清单管理、滚动谋划、颗粒归仓、定期调度、强化督查七项机制,落实“五抓五比”举措,推动项目快落地、快建成、快运营,以项目建设之进支撑经济发展之稳。全年实施区级重点项目100个以上,其中市级重点项目18个以上,省级重点项目不少于2个,产业类项目占比50%以上,工业项目30个以上、服务业项目40个以上、农业项目20个以上,完成年度投资86亿元以上。

大抓工业稳产能。加快构建“1+3”现代工业产业体系,以49户规上工业企业为重点,实施“拓市场、强效能”计划,支持声威建材、聚新节能等企业实施技术改造,组织火凤凰艺术陶瓷等先进陶瓷企业参加国内外大型展销活动,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全年新型建材先进陶瓷产业产值增长8%以上。强化赛骏专用车与陕汽配套能力,帮助朝日弹簧与特斯拉、吉利等汽车制造公司签订订单,提升装备制造集群效应,打造高端装备制造联动区。全年高端装备制造(汽车装备配套)产业链产值增长8%以上。强化要素保障助企纾困,开展“双包一解”“亲商暖企一线工作解难题”等活动,全年帮助企业协调流动资金贷款不少于1亿元、争取政策扶持资金不少于1000万元,培育规上工业企业3户以上,工业投资增长10%以上。

持续用力稳消费。加快构建“3+2”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深入贯彻落实省、市促消费三年行动方案,推进促消费稳增长、建体系畅流通、育品牌提质效、扩外贸促开放四大行动,推动区镇村商业设施网点建设改造升级,建成运营渭北智慧物流产业园,全年培育限上商贸企业6户以上、规上服务业企业1户以上,创建县域商业体系行动县。大力发展社区经济,推广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全年创建3个市级示范点。积极培育文娱旅游消费增长点,加快推进军台岭文化旅游项目,筹备建设区儿童阅读中心、区文化艺术中心,提升姜女故里·秦人村落景区知名度和影响力,配合全市积极创建耀州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推动耀州窑博物馆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以医养结合释放消费潜力,实施区中医医院医养康养等项目,建成区康养中心,打造医养康养先行区。

(二)坚持以进促稳,明确主攻方向,做强高质量发展支撑

打造百亿园区。强化经开区产业发展主阵地、县域经济大平台定位,想尽一切办法把王益经开区搞起来。出台《深化体制机制加快推动陕西王益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科学修编(2024-2030年)产业发展规划,力争2025年工业总产值突破50亿元、2029年达到100亿元。加快西延高铁铜川北站停车场及连接线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服务、生活配套等设施,提升经开区承载力。坚持“墙内事情企业办、墙外事情园区办”理念,全面实施“管委会+公司”管理模式,建立“惠企e站”一站式服务平台,实施企业“宁静生产日”制度和涉企检查报备制度,建立入园企业“缴费清单”制度和考核退出机制,让企业安心经营、高效发展。全年实施重点项目13个以上,年度投资12亿元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45亿元。

推进产业升级。落实省政府印发的《关于认定王益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批复》精神,聚焦高端装备制造和新型绿色建材两大主导产业,提升产业链竞争优势。紧扣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加快建设清洁能源专用车环保集装箱建设等项目,建成辽峰精密科技模具产业园、碳基复材产品产业化等项目。抢抓全省汽车产业蓬勃发展机遇,以汽车装备配套为首位产业,精准编制专项规划,汽车表面处理产业园上半年建成投运,招引落地汽车表面处理企业4家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2家以上,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减震器自动化生产线、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重水处理等项目,力促汽车内饰板生产线、新能源汽车减震器(总成)生产线等项目落地建设。紧扣新型(绿色)建材先进陶瓷产业链,建成新能源材料资源化循环利用项目,支持火凤凰艺术陶瓷拓展乌干达等非洲国家市场,打造新型(绿色)建材先进陶瓷集聚区。

强化创新引领。紧盯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托秦创原·铜川王益创新驱动平台,实施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倍增计划,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2家。发展数字经济,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实施中卡科技“享停车”城市云停车平台项目、ERP数字化全自动包装制造生产线等项目,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完成7户规上工业企业“上云用云”,做强王益数字经济产业园。推动产业绿色化升级改造,实施陕投30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华能100兆瓦农光互补光伏电站和大唐50兆瓦风电等项目,完成工业企业技改5家。

(三)坚持协调协同,加快城乡融合,补齐高质量发展短板

城乡一体抓建设。持续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抢抓国家实施“三大工程”机遇,进一步优化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推进实施北市区王益片区集中供暖项目,实施老旧小区改造20个,新建、改建公厕2座、口袋公园1处,改造支巷道路1公里、排水管网9公里,完成城区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川口南大门绿化改造提升、体育桥提升改造,做好西延高铁建设服务保障工作;狠抓精细管理不动摇,打造“席地而坐”示范路段1个,城区高标准管理示范路段1个;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提升改造新裕巷、红二路背街小巷2条,深化物业“三个一批”提升活动,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加快乡村建设行动,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打造省级示范村2个、市级重点村5个;实施常家河村供水改扩建工程和孙家河水库项目,常态化做好农村供水水质巡检,确保老百姓喝上放心水;配合做好“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市创建工作,启动农村公路“新三通”建设,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以城带乡兴产业。打响“印象老铜川·情怀新王益”地域品牌,构建以文化宫“百亿商圈核心区”为中心的“一心一城两翼四街区”商贸业发展格局,进一步完善商贸购物、餐饮娱乐等服务功能,加快推进麦谷味来零食连锁便利店、正大美食城建设等项目,培育建设特色专业街区,多措并举推动文化宫片区业态繁荣。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起来,围绕打造“园区+龙头企业”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黄禾源绿色现代农业园建设,抓好孟姜塬智能温室大棚运营,加快实施果蔬育苗基地、绿林蛋鸡标准化改造提升等现代农业项目,力促如果铜川农业科技产业园果蔬汁饮料生产线项目尽快投产达效,牧吉旺、康旺中兽药制造项目达产聚集;做好“土特产”文章,加大“孟姜红”农产品品牌宣传推广力度,打造孟姜塬村200亩高效示范桃园,培育“常家乐”苹果、“园宜”大樱桃、“铜蜜”葡萄等品牌,让更多“益字号”农业品牌叫响省内外。

共建共享抓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用好用活“红旗模式”经验做法,推广红旗社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四联三解三提升”工作机制和柿树沟社区“五调”工作法,推进镇(街道)建设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用情用力做好“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加快建设王益中学禁毒教育基地,巩固提升“红旗经验”社区8个,抓好保交楼、农民工工资清欠等工作,配合全市创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创建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区、全市“无黑无恶”示范区。

(四)站稳群众立场,增进民生福祉,彰显高质量发展底色

接续落实民生实事。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力办好人大代表票决制民生实事项目,精心实施区中医医院数字化接种门诊、村级孙思邈中医堂建设、公厕提升改造等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惠民实事,让群众每年都有新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进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对纳入城乡低保的60周岁及以上重度失能老人每月补贴200元,对18周岁及以上困难残疾人每月补贴100元。开展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三年行动,落实好低保和临时救助政策,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

千方百计稳定就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高质量就业创业扶持计划,精准落实职业介绍、技能培训、援企稳岗、创业帮扶等政策,抓好21家社区工厂生产运营,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近就业创业工作,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12场次,职业技能培训600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900万元,实现城镇新增就业900人以上。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实施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等系列活动,推动“名校+”合作办学、“益课堂”教学改革提质增效,打造数字校园6个,开工建设经开区幼儿园、铜川工业技师学院体育健身中心项目,支持铜川工业技师学院扩大办学规模,与经开区建立长期职业技工输送招录机制,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

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推进王益图书馆提升改造,开展惠民演出、戏曲下乡等活动100场次,创建第三批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区),打造“孟姜女故里·耀州瓷家乡”文化品牌。新建村级孙思邈中医堂5家,建成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推广老年助餐和就近医疗服务,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建成柿树沟社区等4个“五社联动”示范社区,创建2个市级示范社工站、1个新时代“六好司法所”,创建成省级婚俗改革实验区。提升医保经办能力,确保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脱贫群众、三类人员参保率达到100%。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提升国防动员能力,配合全市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

(五)坚持守正创新,深化改革开放,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继续推进普惠金融改革,加快融资担保一体化建设步伐。深化“证照分离”、综合许可证等改革,创新开展企业电子印章办理、异地就近取证等涉企便民线上线下融合服务。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向镇(街道)下放部分区级行政执法权。持续深化国资国企综合改革,推进工业“标准地”“交地即交证”改革和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做好机构改革相关工作。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唱响“走进王益·人人受益”价值品牌,倾力打造“投资王益·王牌收益”营商品牌,坚持政企恳谈早餐会、“益企Tong行”商务恳谈会机制,遍访“五上”企业,设身处地、真心实意为企业送信心、送政策、送温暖,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打造“益企惠民”政务服务品牌,加快实施政务运行“一网协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行红蓝章改革和“极简审批”模式,企业开办3个工作时办结,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平均压减至85个工作日,新增市场主体1000户以上,持续擦亮省级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金字招牌”。

更大力度对外开放。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主动融入西安都市圈建设和关中协同创新发展,深化产业耦合,交流互动。运用投行思维、链式思维、闭环思维抓好精准招商,锚定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围绕全区五大产业链,发挥“5+8”招商组队合力,全年对接企业不少于200家次,落地产业项目30个以上,实际使用内资增长10%,实际使用外资增速达到全市平均水平以上。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鼓励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积极培育外贸新增长点,新增外贸企业1家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5亿元。

(六)坚持底线思维,时时放心不下,筑牢高质量安全防线

严守防返贫底线。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规范开展监测对象纳入、风险消除工作,制定针对性帮扶措施,做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强化特色优势产业培育,落实促进脱贫群众增收101条措施和稳岗就业12条措施,探索成立乡村振兴公司,推动村集体经济组织公司化运行,积极参加全市举办的全国农产品产销对接大会,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全面推行田长制,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建设“铜麦”种植基地,推广“铜麦6号”新品种,开展农业科技培训,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5万亩以上,粮食产量1万吨以上,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

严守生态环保底线。积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部署,聚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施工业窑炉及煤气发生炉淘汰、喷涂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末端治理工程,加强道路工地扬尘、臭氧治理、污染减排等专项整治,确保全年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认真落实河湖长制,启动实施漆水河流域沿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加强雨污混流管网排查整治,确保新村出区断面水质稳定达到Ш类标准。落实林长制,抓好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开展第二轮中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回头看”,做好大气污染治理专项巡视和专项审计反馈问题整改,启动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配合全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严守安全稳定底线。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深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全覆盖检查和精准化监管两项举措,用好打非治违、隐患排查、专项整治三大抓手,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基层基础提升年”活动,加强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城镇燃气、消防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创建成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科学抓好重点传染病常态化防控,确保不发生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统筹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有序推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着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强化学习增本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凝心铸魂、强基固本,巩固主题教育成果,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防范化解风险本领,提升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破解难题的新思路新举措。

担当实干抓落实。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精神和区委“领导带头抓落实、改进作风促落实、从严督考保落实”要求,不等不靠、只争朝夕,马上就办、办就办好,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扑下身子为企业服务,以实干实绩当好贯彻党中央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

依法行政提水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扎实开展“八五”普法宣传教育,坚持区政府常务会学法制度,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行政决策程序。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认真接受群众监督,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入推进政务公开,不断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廉洁务实树形象。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驰而不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习惯过紧日子,让老百姓过好日子。坚持以自我革命精神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持之以恒纠歪风树新风,持续为基层减负担,用心为百姓干实事。

各位代表!团结就是力量,信心赛过黄金。随着去年我区经开区成功创建成省级经开区,王益发展已站在新的起点;明年也就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我们又将迎来王益开通高铁的新时期。站在新起点,面向新征程,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把信心树起来,把工作落下去,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鱼跃龙门的拼劲闯劲,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奋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谱写王益新篇、争当转型示范!


附件: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区委“1393”思路举措:“1”即坚持遵循“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引领,全面贯彻落实省市“三个年”活动部署,加快推动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这一主线;“3”即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保障改善民生取得新成效、防范化解风险取得新成效”三个目标;“9”即突出抓好“学习贯彻、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园区发展、乡村振兴、生态强基、民生品质、安全稳定、党建领航”九方面重点工作;“3”即健全完善“领导带头抓落实、改进作风促落实、从严督考保落实”三方面机制。

2.五抓五比:抓招商引资项目,比落地率;抓要素保障,比手续办结率;抓谋划储备,比项目开工率;抓项目建设,比投资完成率;抓竣工投产,比竣工投产达效。

3.四下基层:领导干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

4.“标准地”改革:在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内,向面向工业项目供应国有建设用地前,由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先行完成建设项目空间生态环境评价、文物考古评价、地震安全性评价等6项区域性统一评估,先行明确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亩均税收、亩均产值等至少5项控制性指标要求,项目开工后,按指标约定进行建设。

5.交地即交证:对四至清晰、权属无争议、土地出让(划拨)价款、税款缴纳完毕的国有建设用地,在用地单位申请且符合登记条件的前提下,由不动产登记机构提前介入、靠前服务,将登记申请材料的审查、地籍调查等工作向前延伸到土地供应环节,把原来土地供应之后再进行的不动产登记串联办理流程,变成同步并行办理,确保在向用地单位交地时同步颁发不动产权证书,实现交地与交证“双同步、零时差”。

6.证照分离: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的方式大力推动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

7.千万工程:指“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从整治农村环境、解决“脏乱差”问题入手,由点及面,扩容建设,经过20多年的持续推进,已经成为涵盖乡村振兴各个方面的一项系统性工程。

8.枫桥经验: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解决群众自己的事情,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9.浦江经验:2003年9月18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亲自倡导并带头到金华市浦江县下访接待群众,推动形成了“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真下真访民情,实心实意办事”为主要内容的“浦江经验”。

10.农村公路“新三通”: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建制村通等级路、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通硬化路。


网络编辑:张泽灵
信息审核:张泽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