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河街道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王家河街道法治政府建设向纵深发展,根据《铜川市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铜川市王益区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和《铜川市王益区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结合街道实际,制定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
一、推动政府职能更好发挥
1.推动政府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进一步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和组织机构,推进政府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推动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开展并联审批、不见面审批、“一网通办”等改革,落实新一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推动审批环节、申请材料、审批时间大幅缩减。持续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全面实行行政许可、行政备案事项清单管理,严格落实《铜川市王益区行政许可事项清单》《铜川市王益区行政备案事项清单》,不断强化实施情况动态评估和全程监督。(责任单位:党政综合办公室、党群服务中心、各相关办(中心))
2.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认真贯彻落实《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推进市场监管领域准入准营“一件事”改革,加强跨部门监管,常态化通报破坏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全面依法平等保护各类所有制经济实体产权,依法查处各类侵权行为。全面保障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权利。加强涉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责任单位:区域经济发展办公室、市场监管所、各相关办(中心))
二、不断优化依法行政制度
3.持续提升行政规范性文件质量。严格落实《全面提升行政规范性文件质量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按照《铜川市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办法》,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报备通报和督促纠错力度,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责任单位:党政综合办公室、各相关办(中心))
三、健全完善依法行政决策工作机制
4.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贯彻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和《陕西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规定》,切实增强公众参与实效,提高专家论证质量,充分发挥风险评估功能,确保所有重大行政决策都严格履行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法定程序。落实《陕西省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管理办法》。街道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全覆盖。(责任单位:党政综合办公室、各相关办(中心))
5.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实质性参与决策机制。严格落实《陕西省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工作暂行规定》,邀请法律顾问参与涉法事务论证、合法性审查、列席政府有关会议,保障法律顾问独立发表法律意见。(责任单位:党政综合办公室、各相关办(中心))
四、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6.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积极配合完善镇、街道赋权事项评估和动态调整制度,对已经下放街道的行政执法事项开展评估,对基层接不住、监管跟不上的及时调整。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在应急管理、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领域开展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规范化建设试点。(责任单位:党政综合办公室、综合行政执法队、城市综合管理办公室、平安建设和应急管理办公室、市场监管所、司法所、各相关办(中心))
7.加强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开展行政执法人员资格清理,对不符合执法要求的依法暂扣、收回或者注销其行政执法证件。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标准化制度化培训机制,加强执法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教育,行政执法人员每人每年接受不少于60学时的公共法律知识、业务知识和行政执法技能培训。(责任单位:党政综合办公室、综合行政执法队、司法所、各相关办(中心))
8.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全面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检查行为,建立健全涉企行政执法检查计划管理制度,科学编制年度涉企行政执法检查计划,着力解决涉企现场检查事项多、频次高、随意检查等问题。(责任单位:综合行政执法队、市场监管所、各相关办(中心))
五、扎实做好矛盾纠纷预防化解
9.推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不断深化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优势互补、有机衔接、协调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格局。推进行政调解组织建设,健全行政调解工作机制,推动行政调解制度化规范化。(责任单位:司法所、各相关办(中心))
10.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深入贯彻落实《信访工作条例》,健全完善预防、受理、办理、监督追责、维护秩序法治化制度机制,推动各办(中心)依法依规受理、办理信访事项,改进信访工作统计、通报和考核办法,全面提升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责任单位: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各相关办(中心))
11.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积极配合做好行政复议案件办理,做好新修订行政复议法的贯彻实施工作,加强学习、宣传、培训。(责任单位:党政综合办公室、各相关办(中心))
12.强化行政应诉工作。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机制,开展领导干部旁听庭审活动,每年至少组织1次。(责任单位:党政综合办公室、各相关办(中心))
六、依法预防处置重大突发事件
13.提高突发事件依法处置能力。紧盯应急管理工作痛点难点,建设预警指挥、救援能力、巨灾防范、基层防灾、安全治理、基础建设等工程项目。做好自然灾害风险防范前段管控。组织修订水库汛期调度运用计划和城市防御洪水方案,聚焦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强化隐患排查。优化地震应急响应快速处置、队伍力量指挥调度、区域协同联动等工作机制,做足做细大震巨灾防范应对准备。加强预案建设,开展预案编制与管理培训,推动制定火灾、通讯保障等重大风险领域应急预案,推动应急预案体系纵向延伸。(责任单位:平安建设和应急管理办公室、社区发展与社会事务办公室、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各相关办(中心))
14.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加快推进街道、村(社区)应急处置组织体系建设,推动村(社区)依法参与预防、应对突发事件。健全社会应急力量登记审查、调用补偿、保险保障等方面制度。完善突发事件社会动员机制,强化公众自防自治、群防群治、自救互救能力。加强对社会救援力量管理,支持和培育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健全规范应急处置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机制制度,切实保护公民个人信息。(责任单位:平安建设和应急管理办公室、社区发展与社会事务办公室、各相关办(中心)、各村(社区))
七、切实加强行政权力制约监督
15.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按照省上关于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的要求,年底前基本建成区、镇(街道)全覆盖的较完善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深入实施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严格落实《陕西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加大执法监督力度,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行政执法突出问题。对食品安全、法治化营商环境等重点领域开展行政执法专项监督。(责任单位:司法所、各相关办(中心))
16.提升政务信息公开质效。因地制宜建设政务公开专区,提供政策性文件、办事指南、办事流程、监督渠道等信息。强化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优化政策推送服务。(责任单位:党政综合办公室、党群服务中心)
八、深入推进数字法治政府建设
17.持续深化数字政务服务建设。加强“秦政通”协同办公普及应用,实现公职人员全覆盖。推动电子公文等协同应用互联互通,行业应用“应接尽接”,深化政府运行“一网协同”。加强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强化“秦务员”总窗口作用,推动高频事项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实现由网上可办转变为好办易办。(责任单位:党政综合办公室、党群服务中心、各相关办(中心))
18.深化“智慧法治”建设。用好“法治政府建设综合管理平台”,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业务高度融合、数据集成共享。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法治工作深度融合,创新执法办案模式。(责任单位:司法所、各相关办(中心))
九、不断完善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
19.推动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及时主动向党委报告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制定年度工作要点,定期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法治政府建设有关重大问题。持续开展党政主要负责人专题述法,创新述法形式、提高述法质量。抓好《铜川市王益区关于进一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若干措施》的落实,形成年初定账、季度查账、年终交账的闭环推进体系。(责任单位:党政综合办公室、各相关办(中心))
20.加强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建设。坚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和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重点课程。对照《陕西省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落实好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重点抓好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示范带动作用。组织参加全区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试,不断提升国家工作人员法治素养。(责任单位:党政综合办公室、各相关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