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河街道办事处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年—2020年)

来源:王家河街道办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1-05 08:58 阅读: 打印 保存 收藏


全民普法和守法是依法治国的长期性基础工作,继续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任务,是实施“ 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对于加快推进法治王益建设,服务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和“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稳步推动“富裕王益、宜居王益、绿色王益、人文王益、平安王益”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此,根据省、市、区“七五”普法规划要求,结合我辖区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五个王益”建设战略部署,大力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扎实推进依法治理和法治创建活动,积极推动工作创新、思路创新、机制体制创新,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在全面推进法治王益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努力提升辖区广大人民群众法治意识,为实现全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五个王益”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主要目标:普法宣传教育机制进一步健全,法治宣传教育实效进一步增强,依法治理进一步深化,全民法治观念和全体党员党章党规意识明显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在辖区范围内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三)工作原则:

1、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按照中央“四个全面”和“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紧密结合区委、区政府“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把法治宣传教育置于依法治国、依法治区高度,自觉服务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服务于提质增效、转型发展,服务于脱贫攻坚民生保障,服务于富裕、宜居、绿色、人文、平安王益,服务于强区富民。

2、坚持教育群众,服务群众。以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法治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普法教育,增强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教育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3、坚持学用结合,普治并举。坚持法治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有机结合,把法治宣传教育融入立法、执法、司法、法律服务和党内法规学习活动中,引导党员群众在法治实践中自觉学习、运用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提升法治素养。

4、坚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根据不同部门、行业及不同对象的实际和特点,分类实施法治宣传教育。突出抓好重点对象的法治宣传教育,带动和促进全民普法。

    二、主要任务

    (一)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要深入学习和广泛宣传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一是要深入学习宣传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学习宣传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和党内法规建设的生动实践,使辖区人民群众和社会组织充分了解和掌握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二是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的重要论述和关于法治建设的系列讲话精神,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三是深入学习市、区有关法治建设方面的文件精神和要求,切实增强辖区居民参与法治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推进法治王家河、平安王家河建设。

    (二)突出学习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要把宪法的学习宣传放在首要位置,广泛宣传以宪治国、依宪执政的基本理念,要把宪法和法治精神融入群众生活的各个方面,教育引导辖区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法律尊严,引导干部群众树立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想认识和思维模式。要强化街道领导干部宪法意识,定期组织开展 “12.4”国家宪法日主题活动,推动宪法宣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三)要围绕以宪法为中心,结合区和街道重点工作,密切联系群众关心关注的社会问题,有的放矢、符合实际地开展一系列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一要坚持“重点工作普法先行”的理念,始终围绕街道   项目等重点工作推进和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并行,做到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法治宣传就跟进到哪里,为各项重点工作的顺利推进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二要大力开展与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安全生产、食品药品、交通安全、知识产权、反传销、反邪教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着重加强国家与公共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通过宣传刑法和打击犯罪行为,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提高全民安全意识、风险意识和预防能力。注重弘扬法治精神、培养法治理念、树立法治意识,大力宣传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尊重和保障人权等法治观念和法治原则,让人民群众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法律。

 ()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纪法规。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党内主要法规,切实加强街道党员干部学习党内法规的自觉性和广泛性,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尊崇党章,坚决维护党章权威。积极利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载体,注重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衔接与协调,将党内法规与政治理论、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相结合,提高党内法规宣传教育实效。

    (五)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推进法治文化建设纳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组织法治文化建设交流活动,促进法治文化与我辖区地方、行业、企业文化的融合发展,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开展法治文化活动,组织开展法治文艺展演展播、法治文艺演出下基层等活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文化需求。借助社会文化队伍力量,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群众性法治文化作品创作和演出队伍,有重点地培育、扶持一批常年活动在农村、社区的法治文艺团体。鼓励群众自我组织、自编自演、自娱自乐,活跃基层法治文化生活。

   (六)深入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按照“平安王益和法治王益”建设的总体要求,立足提高街道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以道德滋润法治精神,促进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道德相得益彰,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社区公约等社会规范的积极作用,确保街道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及群众生产生活安全,提升群众法治观念。广泛开展法治农村(社区)、守法企业、安全校园等创建活动。2018年法治村、社区将达到80%2020年前完成法治区创建)。

三、对象和要求

法治宣传教育的对象是一切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重点是领导干部和青少年。基本要求是实现“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的常态化。

   1、加强机关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强化各级干部学法用法意识,加强机关、村、社区干部对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的学习,提高其依法决策、依法执政、依法办事能力。坚持街道党政领导班子集体学习制度,每年集中学法不少于4次。突出抓好干部职工学法守法用法,加强法律知识和履行职责相关的专门法律知识的教育培训,每年集中培训不少于4次。

2、高度重视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学校法制教育的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格局。规范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工作,引导学生参与班级、学校民主管理,培育校园法治文化。利用家长学校、“小手牵大手”等活动载体,推动家校联合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第二课堂”建设及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加强对未成年服刑及矫正对象、社会闲散及有不良行为青少年、流浪未成年人、服刑在矫人员未成年子女等特殊青少年群体的法制教育和服务救助,重视单亲家庭子女、留守儿童的信息调查,积极开展心理疏导。

3、大力促进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制宣传教育。积极培育“外讲诚信、依法经营,内讲制度、依法管理”的企业法制文化,重在增强企业管理人员诚信守法、依法经营理念。严格落实企业经营人员法律知识制度,不断完善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切实保障法律顾问参与企业经营管理。

4、扎实开展农民法制宣传教育。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结合农民道德教育,广泛宣传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着力提高农村“两委”会干部、党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和各类监督小组、农村专业合作社的的法律培训,提高他们依法参与基层民主建设、依法生产经营、依法管理基层事务和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深化农村“五个一”工程,依托基层司法所,街道设立一个公共“法律服务站”,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村民自治和其他社会管理活动,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5、外来务工人员和其他特殊群体。重视对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等流动人口的法制教育,突出遵纪守法、依法表达利益诉求等内容,在流动人口集中居住地、工作场所等地,建立固定的法制宣传窗口,开展经常性的法治宣传活动。加强对失业人员、低保困难家庭等弱势群体的法治宣传教育和法律服务,突出就业再就业、劳动报酬支付、社会保险、法律援助等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

四、实施步骤

第七个法治宣传教育五年规划从2016年开始实施,至2020年结束。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规划分三个阶段组织实施: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16年上半年完成)。认真总结“六五”普法规划实施成果,深入开展“七五”法治宣传调研工作,结合各单位具体情况,研究制定“七五”法治宣传教育规划。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2020年完成)。各村、社区和单位依据本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结合实际,每年制度工作计划,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七五”普法规划全面贯彻落实。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202010月份以前完成)。20206月开始,在区委、区政府、区委依法治区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由法制宣传教育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对辖区 “七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进行阶段性检查和总结验收。

五、组织保障

1、强化组织领导。党委、办事处要把法治宣传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工作研究部署,经常听取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情况汇报,认真解决法治宣传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健全完善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部门配合、全民参与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领导体制,完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听取汇报、开展督查考核制度。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积极解决问题,不断增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努力推进工作。把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提高资金投入和资金效率。鼓励社会团体对法治宣传教育事业的公益性投入。

2、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加强街道各部门、各单位和各级组织之间的协作精神,分解任务、分工落实,优化大普法格局。倡导社会公众普法宣传参与度,建立普法志愿者队伍,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落实情况与政府目标责任考核同步进行。加强对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建立检查通报机制。

3、加强队伍建设。重视法治宣传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法治宣传教育队伍正规化、专业化,配置专职法治宣传工作人员,调整充实“七五普法骨干队伍,组织普法志愿者队伍,提高普法队伍工作的积极性和业务水平。

 


网络编辑:王肖庆
信息审核:王益区网站运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