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铜川市王益区委依法治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开展“送法进基层推进基层法治创建提档升级” 活动的通知

来源:区司法局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3-27 15:39 阅读: 打印 保存 收藏

黄堡镇、各街道党委,黄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委及区级国家机关各部门,王家河工业园区管委会,各直属事业单位,各人民团体、区四创办(创文办):

为了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市委依法治市办《关于开展“送法进基层推进基层法治创建提档升级”活动的通知》精神,推动我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提档升级,区委依法治区办决定在全区组织开展“送法进基层推进基层法治创建提档升级”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总目标,进一步加强社会治理创新和法治王益建设,借助“一个载体”实施“六大举措”(一个载体即:互联网+普法依法治理,六大举措即:创新法治宣传形式、开展法治文化活动、加强法治阵地建设、优化法治创建体系、落实普法主体责任、构建动态考核机制),助推我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提档升级,打造王益法治创建特色品牌,彰显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成效,保障“七五”普法各项任务全面落实,为建设“五个王益”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和坚强的法律保障。

二、工作重点

(一)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形式

1.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全区各单位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形式,丰富载体,推进“法律六进”向“法治六进”发展转化。利用各种节庆纪念日,组织开展“迎新春送春联法治六进”、“法律进学校”、“法律服务下村社”、法律援助“专家门诊”送法进基层专题活动,提升普法宣传效果,实现“一月一主题 月月有活动”。

2.扎实落实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采取媒体庭审直播、群众旁听庭审、案件宣讲等形式,向群众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使案件审判、行政执法、纠纷调解和法律服务过程成为向群众开展法治宣传的过程。
   
3.扎实落实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全区各新闻媒体要履行公益普法社会责任,加大法治新闻报道力度。要在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互联网和手机媒体的重要版面、重要时段中增加法治宣传信息,刊播普法公益广告。各类宣传栏、广告牌、电子显示屏等公共设施,要免费向公众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4. 充分发挥“互联网+普法依法治理”的作用。利用校园网络等媒体平台,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创新“互联网+学习培训”模式,推进法律进机关;发挥网络视频、手机客户端的法治教育功能,采取多种形式,定期开展针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普通职工的法治宣传活动;推广公众法律服务平台与村(社区)法律顾问网络系统、智慧社区网络系统、手机客户端互通,实现网上普及法律常识,答疑解惑,力争每户有一名“法律明白人”。
   
(二)开展法治文化活动

1.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组织开展法治文艺展演展播、法治文艺演出下基层等活动,引导群众通过秦腔、秧歌、广场舞等民俗活动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法治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充分利用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法治公园、法治文化广场、法治学校、农村文化室等各类法治宣传阵地,在宣传栏(窗)、户外视频、图书角展示、展播法治宣传内容,提高社会关注度。要大力推广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技术和“新媒体快乐学法”在法治宣传教育中的广泛运用。

3.广泛运用新平台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在不同行业、不同人群中开展法治书画、法治漫画、法治动漫、法治摄影、法治微电影等作品征集、评选、展示活动,不断发掘人民群众的创作潜能,调动群众积极参与法治文艺的创作和宣传。

(三)加强法治阵地建设。

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新模式,搭建群众参与法治建设的平台载体,鼓励和引导各行业参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1.在区级层面打造升级10个标准化的法治文化示范建设重点项目。即:打造一个法治宣传教育示范基地,升级改造一个法治文化示范公园、一个法治文化示范广场、一个青少年法治教育示范中心、一个依法行政示范窗口、一个依法治校示范学校、一个依法治企示范单位、一个法治建设示范乡镇、一个民主法治示范村、一个民主法治示范社区。

2.在各乡镇(街道)层面,因地制宜建设镇、街道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中心或法治宣传室(角),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镇(街道)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街、法治宣传栏、法治文化墙,加强法治文化宣传志愿者队伍建设。

3.在村(社区)层面,充分发挥“一镇(街)一法律顾问组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的作用,推广电子触摸屏新技术的运用,建立广大群众与法律顾问的沟通桥梁。做好“七个一”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即:建立一个标准规范的法治宣传教育中心或法治宣传室(角)、一个法治文化广场、一个法治文化长廊、一支专兼职的法治文化宣传队、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法治文化制度、一组长久式可置换的法治文化宣传橱窗、一系列群众广泛参与的法治文化活动。

(四)优化法治创建体系

1.深化“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依法行政示范单位”、“诚信守法示范企业”、“法治校园”等法治创建活动,对全区创建活动进行督促检查,推动创建活动提档升级。

2.完善法治镇(街道)法治创建考核标准,扩大纵向法治创建活动的覆盖面。

(五)落实普法主体责任
   1.落实《关于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意见》,建立普法责任清单,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主体责任,把法治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党政主要负责人绩效考核,纳入党委政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
  2.健全党委领导、人大政协监督、政府组织实施、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法治宣传教育领导体制,推进板块式普法责任的落实,在全区形成大普法的工作格局。
  3.做好“七五”普法中期检查验收工作。

(六)构建动态考核机制

1.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创建活动动态管理考评体系建设,把软指导变为硬约束,把被动创建变为主动创建,激发法治创建单位开展创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工作台账化、管理动态化、绩效透明化。

2.按照能进能出的原则,对已获得法治创建荣誉称号的单位实行动态管理。通过检查,对部分不达标的法治单位实行摘牌,取消荣誉称号。
   三、时间安排
     全区“送法进基层推进基层法治创建提档升级”活动由区委依法治区办统一安排部署,125日开始,至630日结束。
     第一阶段:安排部署(125日至131日)。

各单位按照活动内容和要求制定实施方案,进行安排部署,确保活动落到实处。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21日至515日)。

各单位要按照区委依法治区办的统一部署,把活动的开展作为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列入日程,统筹安排。要从实际出发,科学分工,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防止走过场。要聚焦追赶超越目标,推动我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提档升级,保障“七五”普法各项任务全面落实。

第三阶段:检查总结(516日至630日)。

各单位要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形成书面材料,报区委依法治区办。

四、几点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结合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实际,按时间、按计划地开展工作。

(二)加强督导检查。活动期间,区委依法治区办成立督导组对活动进行指导检查,确保活动丰富多彩,取得实效。
   
(三)加强舆论宣传。要充分发挥各类新闻媒体的教育引导作用,特别要利用微博、微信、互联网等宣传手段,为活动顺利开展营造氛围。要认真总结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发现和培育先进典型。要组织新闻记者采访报道各单位活动开展情况,扩大法治宣传教育的覆盖面。

(四)及时报送总结。活动结束后,各单位要对活动进行全面总结,75日前将活动总结报区委依法治区办。

 

 

 

 



网络编辑:李瑾
信息审核:王民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