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堡镇人民政府,各涉农街道办事处,局属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春季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落实以免促防和以检促免等各项工作措施,提升动物疫病综合防控能力,保障全区生态高效畜牧业健康发展,按照《铜川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切实做好春季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通知》(铜农发〔2021〕47号)精神,现就我区加强春季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增强动物疫病防控思想认识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启首之年。各涉农镇办要紧紧围绕全市“生态绿色化、生产高效化、产品优质化、产业集群化”发展思路,深入贯彻落实各级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清醒认识动物防疫工作严峻态势,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决克服麻痹大意思想。各涉农镇办、各单位强化督导落实,狠抓养殖、调运、加工等重点环节的防控措施落实,切实提高全链条生物安全水平。要按照“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要求,明确区、各涉农镇办畜牧兽医部门以及村级防疫员工作任务,落实各涉农镇办政府属地管理责任,细化部门监管责任,监督养殖场户落实防疫主体责任,加强政策和资金支撑保障力度,全力保障畜牧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
二、密切关注动物疫情防控总体形势
去年以来,全国发生非洲猪瘟疫情21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10起,口蹄疫、布病、牛结节性皮肤病等动物疫病也时有发生,我省也有非洲猪瘟等疫情发生。随着全市畜牧业快速发展和春季畜禽补栏调运频繁、候鸟向北迁徙等途径传播疫病的风险持续加大,我区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压力进一步加大,布病等人畜共患病防治任务更加艰巨。各涉农镇办、各单位要深刻认识到当前动物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和做好春季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统一安排部署,密切关注动物疫情发展态势,科学研判,加强联防联控,落实落细各项工作任务,坚决杜绝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促进我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三、扎实开展春防强制免疫工作
按照省市安排部署,全区春季动物集中免疫工作从3月10日开始,4月30日前全面完成。各涉农镇办务必高度重视,把集中免疫放在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首位,切实抓紧抓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涉农镇办要结合实际,细化工作任务,明确防疫责任,创新工作方式。各涉农镇办、区动监所统筹推进“先打后补”、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试点工作,不断提升动物防疫工作水平。各涉农镇办、各单位要按照《陕西省动物防疫应急物资定量储备标准(试行)》要求,足额安排应急物资采购资金,及时补充更新应急物资储备,加强疫苗的运输和保存管理,保障春防、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和动物防疫人员个人防护需要。
(二)精心组织确保免疫效果。全区继续对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布病和小反刍兽疫继续实行强制免疫,对猪瘟、新城疫、狂犬病实施全面免疫,对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实施应急免疫。坚持散养户集中免疫、定期常态化补免,规模养殖场程序化免疫。区动物疫控中心要及时组织开展免疫效果监测评价工作,积极探索防疫、免疫效果评估同步开展工作机制。区动监所对免疫密度和免疫效果不达标的,要指导养殖场户及时补免。发现免疫失败等情况要及时调查处理,并做好提示、指导,确保免疫密度达到100%、应免密度达到90%以上、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
(三)强化人畜共患病和常见病防治。各涉农镇办、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布病等重点人畜共患病防治工作,按照“检、免、处、消”的原则,加强布病检测净化,及时扑杀并无害化处理阳性畜。要切实发挥狂犬病免疫注射点作用,做好有主犬的免疫工作。加强雨季畜间炭疽病监测和巡视工作。要指导养殖场户自主做好仔猪腹泻病、猪链球菌病、伪狂犬病等免疫预防工作,建立免疫保护屏障。要加强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控工作,严格调运监管,加大监测排查工作力度,防止疫情传入。
(四)做好免疫记录。各涉农镇办要在监督免疫过程中认真做好强制免疫信息档案,并登陆“陕西智慧动监平台”,同步录入养殖场户畜禽存栏、出栏及免疫情况、疫苗种类、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等信息,做到免疫记录和畜禽标识相符,收集分析养殖存栏、疫苗使用、免疫密度和产地检疫等数据。对强制免疫情况实行月报告制度,在春季集中免疫期间对免疫进展实行周报告制度,区动监所每周将全区免疫进度报市级部门。
(五)加强宣传培训。各涉农镇办、区动监所要加强对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经营主体和养殖场户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宣贯新动物防疫法和“先打后补”政策,强化疫病防控管理,夯实养殖场户防疫主体责任,确保按期高质量完成春季集中免疫任务。
四、持续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
去年,我省府谷县发生1起非洲猪瘟疫情,毗邻的四川、湖北、甘肃、重庆、内蒙古都有非洲猪瘟疫情报告,全省在市场、屠宰场、冷库以及养殖环节监测发现非洲猪瘟阳性样品29份,全区非洲猪瘟防控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各涉农镇办、各单位要严格落实全市非洲猪瘟防控12条强化优化措施,全面提升生猪全产业链风险闭环管理水平。一是要持续开展非洲猪瘟排查、专项监测和疫情核查,进一步细化落实生猪养殖场包村包场工作机制,织密调运监管网络,加强风险分析评估,不断提升疫情监测预警能力,做到早发现、早防范、早处置。二是要不断完善健全动物防疫应急体系和机制,落实非洲猪瘟疫情有奖举报制度,坚持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强化举报核查,严格按照非洲猪瘟疫情报告程序逐级规范报告疫情。三是要持续强化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培训,提升养殖场户自我防范意识,指导加强运输车辆、人员以及媒介动物等管理,引导、推动生猪繁育场积极创建非洲猪瘟无疫小区,不断提高生猪养殖场户生物安全管理水平,切实降低疫情发生风险。
五、加强动物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各涉农镇办、区动物疫控中心要全面加强动物疫病监测排查,提早预测预警,提高监测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要突出做好非洲猪瘟全生产环节的监测排查,重点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布病、小反刍兽疫等强制免疫病种的监测预警和流行病学调查,统筹做好猪瘟、新城疫等重点动物疫病的监测。要加大对养殖、运输、病死畜禽无害化等重点环节和野鸟栖息地、水网地区等重点地区畜禽养殖场的监测力度,重点排查从疫情高发、频发等高风险地区调入的动物及动物产品,摸清辖区内病原分布情况,掌握疫情流行态势。要加强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监测预警和调运监管,严防疫情传入。区动物疫控中心要组织做好全区动物疫情的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做好监测流调的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区级兽医实验室综合检测能力,提升疫情应急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水平。
六、强化动物卫生监管
各涉农镇办、区动监所要依法依规加强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切实加强养殖、调运、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环节的监管措施,强化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要加强检疫、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输查证验票和兽药、饲料等投入品监管工作,全面提升全区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监管水平。要重点推进“陕西智慧动监”动物防疫信息化管理工作,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七、健全体系,强化动物疫情防控管理
各涉农镇办、各单位要不断健全重大动物防疫应急体系建设,强化应急物资贮备,完善应急值班制度,整合现有工作人员和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经营主体力量,加快应急队伍建设,一旦发生疫情,果断处置,严防疫情扩散。要严格疫情报告和举报核查制度,完善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情有奖举报核查机制,做到疫情早发现、早处置,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
铜川市王益区农业农村局
2021年3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