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区2019年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先打后补”试点工作总结报告

来源:王益区农业农村局 作者:王佳 发布时间:2020-01-09 17:18 阅读: 打印 保存 收藏

王益区2019年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先打后补”试点工作总结


按照陕西省农业厅、陕西省财政厅关于印发《陕西省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先打后补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我区认真开展“先打后补”试点工作,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现就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组织,周密安排

按照省市工作统一安排,我区召开专题会议传达了省市强制免疫“先打后补”政策精神,统一思想,开展动物防疫“先打后补”是适应目前规模化饲养方式转型的需要,是中省市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之一,要求区畜牧兽医部门和各涉农镇办认真摸排统计符合条件的规模养殖企业,上报审核后迅速开展“先打后补”试点工作。今年我区首次开展动物免疫“先打后补”工作,王益区农业农村局、王益区财政局制定印发了《王益区2019年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先打后补”政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各方责任,按照“企业自愿、部门审核,强化监管、稳步推进”的原则,逐步推进“先打后补”试点工作的落实。

二、我区试点覆盖范围及工作开展情况

试点工作前期我区对“先打后补”防疫政策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提高广大养殖场户的积极性。经过自愿申请、区级审批、市级备案等程序,位于王益街道办事处的铜川润发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和铜川市王益区富强养殖专业合作社申请开展试点工作,试点养殖场涉及的动物品种为蛋鸡,据统计饲养量为11.2万羽(存栏9.12万羽),全年采购青岛易邦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Re6+Re7+Re8三价疫苗9.2万毫升,采购资金补贴2.76 万元。春秋防疫结束后,区动物疫控中心共对两家试点养殖场进行免疫抗体水平监测两次(半年一次),每个场监测样品60份,免疫抗体合格率均>90%。

三、加强服务指导

区畜牧兽医部门及各涉农镇办通过专题会议、春秋季动物防疫及非洲猪瘟巡查排查等工作相结合方式,对全区“先打后补”试点企业进行指导检查,指导养殖企业完善免疫档案和养殖档案,健全强制免疫疫苗采购使用台账,督促养殖企业依法履行动物疫病强制免疫义务,保证应免畜禽“应免尽免、不留空档”。对服务指导中发现的免疫记录不规范,出栏畜禽检疫证明不到位等情况,要求养殖户要及时整改,做到“采购有记录、免疫可核查、效果可评价”,确保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是补贴标准低。部分疫苗补贴金额占自主采购费用比例依然偏低;二是程序繁琐。规模较小的企业(养殖场)由于管理技术人员缺乏,补贴所需资料相对较多,因此积极性不高,影响试点效果。2020年富强养殖专业合作社与润发公司均表示退出试点;三是索票困难。由于养殖场疫苗购买数量少,疫苗厂家不愿意开发票,部分疫苗厂家要求开发票就提高疫苗价格。

建议针对养殖企业反映“先打后补”疫苗采购价格与补贴价格、补贴数量与实际使用数量存在差距等问题,开展专项调研,适时调整补贴政策,细化补贴品种,提高补贴标准,缩小“先打后补”疫苗实际采购费用与补贴经费的差距,提高畜禽养殖场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下一步,我区将加强对养殖场的检查指导,督促养殖场完善各项防疫制度,落实综合防控措施,确保不因免疫政策调整而引起免疫效果波动,为我市动物防疫全面推行“先打后补”免疫模式积累宝贵经验。

王益区2019年动物防疫“先打后补”试点工作统计表.docx


网络编辑:杨金花
信息审核:郭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