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切实抓好冬春季农业生产的通知

来源:王益区农林局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2-18 08:56 阅读: 打印 保存 收藏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抓好当前以冬季麦油田间管理、动物防疫、产业扶贫等为中心的冬春季农业生产,奠定夏粮丰收基础,实现首季农业生产“开门红”。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以抗旱防寒为中心,以促进苗情转化升级为重点,抓好冬春季麦油田间管理

今年,我区麦油苗情总体不错,但形势复杂,弱苗、缺苗断垄问题同时存在。虽然去年秋季降雨较多、土壤底墒充足,但入冬以来降雪较少,气温较高,土壤失墒较重、同时,大风、低温寒潮天气发生频繁,对麦油作物的安全越冬及春季生长构成较大威胁。各镇办一定要认真分析形势,及早安排部署。要加强麦油苗情、土壤墒情、农作物病虫草情监测与调查,科学制定技术方案,指导群众分类管理,科学施策。一、二类麦田促控结合,三类麦田以促为主。灌区要根据春季气温情况,及早开展春灌,尽力做到应灌尽灌;旱地麦田在起身之前实施中耕划锄,提温保墒,同时,结合降雨、墒情情况,适时开展春季追肥,促进苗情转化升级。要切实做好倒春寒预防工作,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早制定防范预案,在寒流来临前,采取灌水、中耕等有效措施,防御早春冻害。

二、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以农资供应为保障,提早做好春播备耕工作

今年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脱贫攻坚的关键年。各单位要认真贯彻中央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及早谋划春播备耕和农业结构调整工作。要突出种植业结构调整,立足春季,对全年种植业结构调整提早谋划,要以发展冷凉地区农区蔬菜、高山蔬菜为重点,扩大反季节蔬菜种植面积,建立设施蔬菜基地,强化示范,搞好服务,加强营销和技术指导,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及早动手,抓好春播物资准备工作。组织镇办开展农户种植意向调查,组织农资企业做好春播物资准备。同时,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对农资产品开展质量抽检,采取区镇联动的方式,开展春季农资市场专项整治。按照“稳粮、扩经、增饲(草)”的思路,抓好农业结构调整。要稳定春播粮食面积,不断优化种植结构和品种结构,扩大优质粮食生产,提高种粮效益。今年,全区计划全年粮食作物51745亩,其中黄堡镇35999.275亩,王益街道办事处11665.95亩,王家河街道办事处4079.775亩;计划鲜果栽植4000亩,其中黄堡镇3200亩(苹果2200亩,黄油蟠桃1000亩),王益街道办事处400亩(苹果),王家河街道办事处400亩(苹果);大力发展肉羊、奶羊养殖,肉羊存栏达到10000只,其中黄堡镇8500只,王益街道办事处1000只,王家河街道办事处500只,奶山羊奶存栏3000只,其中黄堡镇2000只,王益街道办事处600只,王家河街道办事处400只;计划六大重点区域造林绿化2000亩(城市绿化,道路绿化,园区绿化,流域绿化,乡村绿化,景区绿化);提升改造干杂果经济林2000亩。其中黄堡镇政府提升改造干杂果1200亩,王益街道办提升改造干杂果400亩,王家河街道办提升改造干杂果400亩;栽植干杂果经济林1000亩。其中黄堡镇政府600亩,王益街道办200亩,王家河街道办200亩;苗木花卉新育苗2000亩。其中黄堡镇政府新育苗700亩,王益街道办新育苗800亩,王家河街道办新育苗500亩;完成中药材种植4000亩,其中黄堡2500亩,王益街道办800亩,王家河街道办700亩。各镇办要结合实际,制定春播计划和指导意见,将春播任务落实到村、落实到作物、到农户、到田块。要深入宣传国家粮食生产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引导农民群众积极调整种植结构,一年一熟春播区,重点抓好春玉米种植,扩大优质玉米、鲜食玉米面积,积极引导群众开展马铃薯种植。在“两羊”重点发展区域,做好青贮玉米、饲草种植,同时利用坡耕地,发展小杂粮生产,优化粮食种植结构。要强化技术指导,提高播种质量。要组织群众适时整地覆膜,因地制宜选用熟期适宜、丰产稳产的优良品种,适时抢墒早播,确保苗全、苗齐、苗壮。大力推广旱作节水、节本增效、绿色无公害生产技术,提高春耕生产的科技含量。在山区重点推广地膜覆盖技术,在旱原区重点推广春季早覆膜及垄沟种植技术,奠定秋粮丰收基础。以提质增效为重点,抓好中药材春季种植,积极主动与园区、企业、大户联系,了解种植意向,落实种子、地块,同时,抓住农时季节,及早动手,组织开展技术培训,搞好技术服务,加快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

三、以麦田化除、小麦病虫害统防统治为重点,积极实施防虫保粮行动

以小麦、油菜为重点,以吸浆虫、条锈病、白粉病等多发重发病虫害为主要防控目标,按照“系统监测、穗期保护、分级化防”的技术路线,推行“兼防一般,普防达标,统防重发”的防控策略,加大防控力度。狠抓病虫害系统监测,准确掌握虫情病情,达到科学预测适期防治;分类划定防控区域,科学指导防治工作,引导群众实施早春化除和中后期病虫害防治;协调植保机构、专业组织、农资企业,发展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扩大统防统治面积,开展绿色防控,展示防控效果,带动大面积工作开展,有效控制病虫危害。

四、以产业培育为重点,全力抓好产业扶贫工作

今年是实现整体脱贫的关键之年,要按照中省市区对产业扶贫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加大产业扶贫工作力度。对全区贫困村产业项目的建设情况开展回头望,及早谋划建立产业扶贫项目库,对产业项目充足、产业链完整的贫困村加强督导,确保项目扶贫实效。对产业项目仍然欠缺的贫困村,指导镇办因地制宜谋划、充实项目,序时推进项目建设。在《推进农业优势产业提质增效突破发展的意见》的框架下,打造一批扶贫产业化联合体,各镇办要根据区域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打造有区域特色扶贫产业集群,依托中天羊业、陕果集团、等龙头企业建立扶贫产业园区,为产业扶贫提升注入新动能。同时,每个贫困村选择1-2个主导特色产业,建设特色扶贫产业基地,建设我区大产业、大基地、大投资、大市场产业扶贫新格局。要围绕冬春农闲,开展大走访、大调研。重点围绕产业发展谋划、帮扶措施精准、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紧密利益联结机制、产业扶贫效果等方面,开展“解剖麻雀”式走访调研,摸清发展现状、找准突出问题、厘清思路对策。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服务。组织农业科技服务小分队,进村入户,面对面指导,大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指导和帮助贫困村(户)发展风险小,投入少、见效快的特色产业。

五、以打假扶优护农为目标,强化农资市场监管

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打防结合、属地管理”原则,以种子、农药、肥料和农膜等农业投入品为重点,落实农资监管责任制;结合农时季节,开展春季农资市场专项整治活动,规范农资市场经营秩序,强化重大案件的查处,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等坑农害农违法行为;加大放心农资宣传力度,组织开展农资下乡进村活动,强化农资服务与指导,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六、以冬春季动物防疫为重点,抓好畜牧生产

冬春季是各类动物疫病多发时期,是低温冰雪灾害的多发季节,也是养殖场(户)添槽补栏旺季,在畜牧业生产上,要重点做好畜禽栏舍、养殖设备的检查、维修工作,对畜禽舍采取加固措施,及时检查水电线路,做好畜禽舍的防冻保暖工作,做好栏舍内外的卫生清洁和消毒工作,加强畜禽幼仔和母畜的科学饲养管理,提高动物机体抵抗力,确保其安全越冬。面对当前严峻的非洲猪瘟防控形势,要严格落实区委、区政府专题会议精神,突出抓好非洲猪瘟防控“四控”措施(控运、控泔、控市、控料)落实,保护好“两场”的生产能力,优化猪群结构,补充优良后备母猪,及时添槽补栏,推广节本增效饲养管理技术,杜绝泔水喂猪,推广使用全价饲料,强化生猪基础产能,保障肉品市场供应。各镇办要按照《铜川市王益区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方案》和非洲猪瘟防控各项措施要求,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和各级政府主要领导负主要责任分管领导负直接责任,养殖企业负主体责任的要求,强化措施,夯实工作任务,严厉打击私屠滥宰行为,强化新增畜禽补免和人畜共患病综合防治,确保非洲猪瘟防控为主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确保疫情稳定,保障畜牧业健康稳步发展。

七、以冬春季农业生产技术大培训活动为重点,开展农业生产技术服务

各镇办要紧紧抓住冬春季农闲时节,切实抓好冬春季技术培训工作,要把技术培训活动与脱贫攻坚、冬春季农业生产、职业农民培训等活动紧密结合,做到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各镇办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和培训方案。一是结合冬春季农业生产,策划几次大的活动。二是围绕冬春季田间管理、春播备耕、实施农业项目,结合农时季节,通过召开现场会、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开展针对性技术培训活动,普及农业知识,宣传政策法规,提高农民技术素质。三是成立技术服务队、专家服务团,为农业生产搞好技术服务。四是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手段,通过短讯、微信、为农服务热线等,为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捷有效的提供科技知识、技术、信息和咨询服务。

冬春季是一年农业生产关键时期,抓好冬春季农业生产,就为全年农业工作争取了主动。各级农业部门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系统谋划,做到站位高,措施实,落实有力。一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任务,夯实责任,深入一线, 分片包抓,组织发动群众,及早开展冬春季田间管理、春播备耕各项工作。二要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科技下乡等形式,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宣传和指导服务,确保各项关键技术措施落实到位。三要强化监督检查。为了切实抓好今年的冬春季农业生产,区局将成立督查组深入各镇办开展督促检查,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冬春季农业生产顺利进行,为夏粮丰收、全年各项任务完成打好基础。


网络编辑:杨金花
信息审核:王雅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