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种子管理站、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按照市农业局办公室《关于印发铜川市农作物种子质量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铜农发〔2018〕76号)要求,我局制定了《王益区农作物种子质量年活动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王益区实际细化措施,认真抓好落实。
铜川市王益区农林局
2018年5月23日
王益区农作物种子质量年活动实施方案
按照市农业局"农业质量年"相关工作部署和《铜川市农作物种子质量年活动实施方案》要求,我局结合王益区种业实际,决定从今年开始,连续三年开展"农作物种子质量年活动",特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农业部关于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意见》为指导和基本遵循,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抓产业必须抓质量、抓质量必须树品牌,以制度建设、标准引领、专项治理为抓手,以种业大数据平台为支撑,切实落实属地责任,按照"双随机一公开"要求,严厉查处质量不合格种子,严格整治标签不规范及套牌侵权行为,不断净化种业发展环境,提升种子质量,实现质量兴种、品牌强种,为提升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水平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
通过三年努力,力争到2020年,在保持主要农作物种子质量合格率96%以上的基础上,将主要经济作物种子质量提升5个百分点以上,假冒侵权案件下降10个百分点。通过实施农作物种子质量年活动,全面提升种子质量水平,推动种业加快转型升级。
三、工作内容
坚持标本兼治,以治标促治本。注重打防结合,综合治理,突出服务和引导,切实推动种子质量不断提升。
(一)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以监管推动质量提升
1.组织市场和企业专项检查。区种子管理站、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结合本区种植季节,组织开展春(夏)、秋季种子市场检查。春(夏)季检查以玉米种子为重点,秋季检查以小麦和油菜种子为重点;同时,对当地市场销量较大的其他农作物种子也要重点监管。以种子标签、零售主体备案、经营档案建立为重点内容,以种子经营门店、代销网点为重点对象,开展市场检查,确保经销主体行为、流通商品种子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同时,配合相关部门抽取一定比例种子样品,开展常规四项指标、品种真实性和转基因成分检测。在种子加工时期,以生产经营档案、品种真实性、品种权许可、包装标签标识等为重点,组织企业监督抽查。
2.开展转基因专项治理。结合制种基地苗情,适时组织力量对制种基地进行排查,坚决查处非法生产转基因种子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播种前,查清亲本来源,防止非法转基因种子播种。苗期和花期,利用快速检测方法对种子田进行全覆盖检查。对发现问题的地块,从严从速查处,并依法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员,严禁非法生产的转基因种子流出生产基地。
3.严厉打击侵犯品种权行为。按照《种子法》和《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要求,切实做好品种权保护工作。建立健全举报投诉渠道,坚持有投诉必受理、有线索必追查的原则,坚决做好侵犯品种权案件的办理。以玉米种子为重点,在市场、基地和企业检查中,查看档案和授权情况,严查未经品种权人许可擅自生产经营、销售授予品种权品种种子的侵权行为。加大对市场套牌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发现侵权行为要从严从速查处。对侵权主体在其申请行政许可时,将予以限制。
4.开展联合治理。建立与相邻地区县联合执法监管机制,制定联查联打工作方案,开展跨区域专项治理行动,坚决打击区县际交界制假售假等种子违法行为,彻底根治区域性违法行为。
(二)全面落实法定制度,以追溯倒逼经营规范
王益区种子管理站要积极推进种业数据整合和大数据应用,实行品种管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委托生产和经销主体备案等在全国统一种业大数据平台申报、审批及信息公开,实现种业管理各环节信息互通、四级管理体系信息共享。农业执法大队在执法监管中,以种业大数据平台为依托,以种子标签二维码为载体,全面开展追溯监管,以追溯促进经营行为规范。
(三)开展企业信用评价,以信用拉动品牌创建
王益区种子管理站要深入开展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和诚信企业(门店)创评活动,并及时向社会公开有关信息。同时,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33号)的要求,对种子生产经营主体全面实施"红黑名单"制度。对列入"黑名单"的主体实施市场性、行业性、社会性约束和惩戒,对列入"红名单"的主体建立"绿色通道"、优先提供服务便利,优化诚信企业行政监管安排,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大力宣传和推介诚信市场主体。
(四)大力开展普法教育,以法制教育提升质量意识
王益区农林局结合本辖区实际情况,以企业、经营门店、合作社、种植大户和村级负责人为重点对象,以企业经营知识大全、门店销售须知、用种户选种用种及维权程序等为主要内容,以组织培训和印发宣传手册、宣传画、宣传挂图、法律明白纸等方式,广泛开展《种子法》普法教育,全面营造企业守法经营、门店依法销售、农民依规维权的良好格局。尤其要帮助农民树立科学选种用种意识,用农民的选择促进企业守法意识、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的提升。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王益区农林局高度重视,将种子质量作为种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考虑农业综合执法、种子管理机构的力量和辖区人民政府的力量,形成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局面。要切实夯实领导责任、工作责任,落实属地责任,确保工作全程有效衔接,无空白无盲区,尤其是要坚决杜绝推诿扯皮现象出现。
(二)细化实施方案。王益区农林局将结合王益区实际情况,针对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科学制定本辖区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分工,细化工作措施,认真组织实施。
(三)强化监督检查。按照市农业局安排,王益区农林局将派出工作组在关键时期对重点环节进行现场指导和督察督办,并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考核。
(四)切实规范工作。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要加强培训指导,使执法人员熟练掌握《种子法》及其配套规章规定及本方案要求,严格执法监管程序,规范制作执法文书。要严格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广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通知》(国办发〔2015〕58号)要求,按照"双随机"要求开展监督检查。检查中,工作人员要如实记录检查结果,秉公办事,不徇私情,要严格执行规定程序,保证合法规范,妥善留存相关凭证证据,确保证据链完整可靠。同时,严格按照信息公开有关要求,及时公开检查和案件查办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五)依法严惩严处。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务必要严格执法,做到有案必立、有案必查、有查必果、有果必报。对在检查中发现的违反《种子法》第七十七条、第七十八条、第八十条、第八十八条有关规定,不用检验即能判定的违法行为,要立即立案查处。对涉嫌构成刑事犯罪的,要依法移送司法机关查处,杜绝“有案不移、以罚代刑”等行为;对于公安部门直接查处的种子案件,需要技术鉴定的,区种子管理站要及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质量检测或田间鉴定。
(六)加强宣传引导。王益区农林局将加强对种子质量年有关活动的宣传,把握舆论导向,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打击、共同推进的良好格局,为种子质量年争取更多的社会关注和资源支持。加大对假劣种子违法案件的曝光力度,对已结案的重大典型案例要及时通过新闻媒体公布,形成有力的警示震慑,营造严打种子违法行为的高压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