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涉农镇办经济综合服务站、经济发展办公室、财政所:
为了扎实做好我区2018年粮改饲工作,按照市农业局、财政局关于《印发2018年铜川市粮改饲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和《陕西省粮改饲工作绩效评价办法(试行)》工作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2018年铜川市王益区粮改饲工作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各涉农镇办相关站所认真细化分解,制定实施方案,切实抓好落实和项目实施工作,确保达到项目预期效果。
铜川市王益区农林局
铜川市王益区财政局
2018年8月 24日
为做好我区2018年粮改饲工作,根据市农业局、财政局印发铜农业计财〔2018〕16号文件精神和有关要求,结合我区草食畜牧业发展现状,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中央1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以及中省、市、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调结构、转方式、保供给、增效益”为重点,以促进农牧结合、提高种养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发展青贮玉米种植,加强牧草加工利用,加快二元种植结构向三元种植结构调整,着力构建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生态循环的粮改饲示范区。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需求导向,产销对接。综合考虑草食畜牧业发展现状和潜力,以畜定需、以养定种,合理确定粮改饲种植面积,确保生产的饲草料销得出、用得掉、效益好。
(二)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考虑本地资源条件,尊重种养双方意愿,集成品种选择、田间管理、收贮加工、饲喂使用等技术,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饲草料品种。
(三)坚持种养结合,规模适度。把养殖场流转土地自种、订单生产等种养紧密结合的生产组织方式作为优先支持方向,协调推进适度规模种养,同步提升饲草料品质和种养效益。
三、目标任务
(一)饲草种植面积及青贮量进一步扩大。 鼓励青贮收贮主体采取协议订单或土地流转形式,相对集中连片规模种植青贮玉米、苜蓿、黑麦草、甜高粱等作物,进一步优化种植业结构。2018年全区粮改饲种植饲草玉米面积0.02万亩,完成全株玉米青贮0.0045万吨。
(二)饲草作物生产与利用水平大幅提升。 饲料作物优质高产技术与草食畜禽标准化饲养技术逐步推广普及;饲料作物生产与利用水平明显提高,节粮增产、节粮增效、节地增收效果明显增强,饲草料亩均种植收入比籽粒玉米种植提高10%以上。
(三)草牧业生产水平明显提升。 奶牛、奶山羊平均单产提高10%、肉牛肉羊出栏率提高10%以上,牛羊养殖饲料成本降低5%以上,标准化规模养殖种养水平显著提高。
(四)探索一条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的路子。积极探索一套良种良法配套,种养结合,生产利用循环的现代饲草生产模式,推动全区粮改饲加快发展。
四、实施区域及建设内容
(一)实施区域
按照市级“以南部奶畜为主,兼顾北部肉牛肉羊”的原则,结合我区草食家畜发展和玉米种植现状,今年粮改饲工作,在黄堡镇、王益街道、王家河街道全面实施。
(二)建设内容
1、饲草种植。全区种植饲草玉米0.02万亩,其中:黄堡镇0.01万亩、王益街道办事处0.005万亩、王家河办事处0.005万亩。
2、全株玉米青贮。全区奶山羊养殖大户1户开展全株玉米青贮,全区共青贮0.0045万吨。
五、补助环节及方式
(一)补助环节及标准
1、饲草产品收贮补助。对规模化草食家畜养殖场和具有稳定青贮饲草料供销订单的专业收贮企业(合作社)开展全株玉米青贮,按照每吨全株玉米青贮饲料补助资金不超过60元。
2、青贮窖建设补助。对新建标准化青贮窖每立方米补助不超过50元。青贮窖建设补助资金控制在财政总投资10%以内。
(二)补助方式
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由各涉农镇办确定补助对象和建设内容,待项目建设完成,经区农林局会同区财政局验收合格并公示无异议后,结合实际完成情况,按补助标准要求一次性补助。
六、实施程序
(一)全面摸底调查,落实项目实施主体。黄堡镇人民政府、各涉农办事处对区域内的草畜规模养殖场(合作社)和收贮企业进行摸底,结合申报主体条件,拟定项目实施主体,分解项目建设任务,公示无异议后签订任务协议,建立档案。于8月28日前向区农林局、财政局提出任务申请。
(二)明确建设任务,签订任务协议。区农林局会同财政局根据各涉农镇办申报情况,确定各涉农镇办建设任务,编制实施方案,与各涉农镇办签订任务协议,建立档案。并于8月30日联合报市农业、财政部门。
(三)督促检查和验收。区农林局、区财政局成立督促检查小组,不定期进行检查。一是开展宣传、培训、技术指导等环节的督促检查;二是做好收贮环节的督促检查;三是开展验收环节的督促检查。同时,指导各养殖场、收贮企业建立健全收贮台帐,详细记录收贮量、收贮价格、收贮过程营销、付款数等影像和台账资料,收贮结束后的汇总及总结。使项目实施工作看得见、摸得着,确保项目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项目实施结束后,根据项目绩效考核标准,对各涉农镇办项目实施情况量化考核验收。
(四)兑现补助资金。兑付补助资金时,对于实施全株玉米青贮的实施主体、收贮企业,必须提供以下资料:一是养殖场(户)与涉农镇办签订的种植及青贮任务协议;二是养殖场(户)与农户的付款凭证或与收贮企业的收贮合同及付款凭证;三是收贮企业与农户的付款凭证或与养殖场(户)的收贮合同及收款凭证;四是涉农镇办出具的收贮量验收单和区级检查单及相关影像资料。对于实施标准化青贮窖建设的养殖场、收贮企业,必须提供以下资料:一是施工合同及主要或全部付款凭证复印件各一份;二是青贮窖建设期间影像照片(带日期)3张以上;三是涉农镇办出具的新建青贮窖容积验收单。所有资料必须装订成册。对通过镇办、区级验收合格的补贴对象进行两次张榜公示,无异议后,由区县财政部门根据验收结果合格的,足额一次性直接拨付补贴对象。对于发现问题的场户要各涉农镇办要督促整改,整改到位并通过验收合格后按标准要求一次性拨付补助资金。对于验收不合格和整改不到位的场户不予补助,剩余资金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七、工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区政府副区长张云峰任组长,区农林局局长王志刚、区财政局总会计师黄凯为副组长,各涉农镇办主管农业的副镇长(主任)、区畜牧兽医局长鲁小闯为成员的区粮改饲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审查项目实施方案设计、资金使用情况,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管。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畜牧兽医局,鲁小闯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项目实施日常工作,并抽调专门工作人员,开展工作。
(二)强化精准管理。各涉农镇办要严格按照项目流程执行,明确专人负责。项目管理要做到精准,各环节佐证资料要齐全,做到会议有记录、验收有签字、公示有图片、资金兑付有对账单、试验示范有数据等,档案资料力求完整。
(三)强化数据报送。各涉农镇办要高度重视粮改饲信息统计工作,确定落实专人具体负责数据收集整理,及时将项目实施主体基础信息全部录入《粮改饲管理信息系统》,区级初审后上报市级,市级审核汇总后上报省局。收贮工作开始后,各涉农镇办要落实专人,按要求每周四上报收储数据信息。
(四)强化培训宣传。区畜牧技术推广站负责抓好青贮技术培训工作,成立技术小组,闫惠芳同志任组长,落实二名业务骨干包抓各涉农镇办进行对接,分期开展技术培训,青贮期间进行现场指导,确保青贮质量。
(五)强化资金监管。各涉农镇办经济发展办、经济综合服务站、财政所负责抓好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关口,规范资金用途,确保专款专用。对套取项目资金等行为经查实后予以通报,并收回补助资金,上缴财政,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责任。
(六)强化绩效考核。按照粮改饲工作绩效评价办法,区农林局会同区财政局组织人员对项目实施镇办任务完成情况实地进行绩效考核。考核工作采取查验档案记录、现场查看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考核结果与下年度粮改饲工作补助资金安排相挂钩。
附件:1、铜川市王益区2018年粮改饲工作任务分配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