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铜川市王益区2018年松材线虫病防控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王益区农林局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5-25 17:01 阅读: 打印 保存 收藏

铜川市王益区2018年松材线虫病防控实施方案

为切实做好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确保我区森林资源及生态安全,按照陕西省林业厅《关于开展松材线虫病疫情集中普查工作的通知》(陕林治字〔2018〕55号)和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的通知》(铜政办发〔2017〕30号)精神和有关会议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况

松材线虫病是危害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在国内外均被列为重要的植物检疫对象,松树一旦感病,最快40天即可枯死。具有发病致死速度快、传播蔓延迅速、监测防治困难等特点。该病在我国发生危害日趋严重,蔓延扩展速度迅猛,给林业生产、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和危害。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就防控工作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召开了专题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成立了区松材线虫病防控指挥部,制定了松材线虫病防控方案,与各涉农镇办签订了防控责任书,组织开展了松材线虫病春秋季普查和检疫执法专项行动。2017年对全区300亩松林进行了一次普查,检查种苗经营单位2次,木材加工厂2次,未发现松材线虫病危害。

目前我区虽然没有发生松材线虫病疫情,但面临的形势较为严峻。随着商贸活动的增加,物流人流频繁,松材线虫病外来传入的可能性较大。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方针,坚持“预防为主,依法防治,主攻疫区,突防身边”的防控思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府行为,落实防控责任,实施科学防控,加大资金投入,完善防控体系,坚决杜绝疫情传入,确保我区松林资源和国土生态安全。

(二)基本原则。坚持属地管理,政府负责,部门各司其职,落实防控责任制;坚持全面预防,重点防控,严格控制疫情传入,确保重点地区安全;坚持依法防控,规范管理,提高防控成效;坚持合理区划,分类施策,提高科学防控水平;坚持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资金。

三、防控区划

根据全区森林资源分布情况和地域特点,区划不同的松材线虫病防控区域。将区内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的松林集中区域列为松材线虫病重点防控区,其他区域为一般防控区。

(一)重点预防区:市人民公园、军台岭直观山坡等松林集中地。

(二)一般预防区:除重点预防区之外有松树分布的区域。

四、防控目标与任务

(一)防控目标。加强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监测覆盖率要达到100%,第一时间发现疫情,新的发生区,从确定疫情之日起一年内实现基本根除;加强防控工作,对来自疫区的松类植物及其产品检疫复检率达到100%,确保防控区松林安全。

(二)主要任务

1. 加强检疫检查,防止疫情传入。对过往的松材线虫病寄主植物及其产品实施严格检疫检查,严禁疫木及其制品调运。在全区开展检疫执法专项行动,对区域内的木材交易市场、木材集散地、木材加工企业和使用单位进行检查,防止非法经营、加工和使用疫木及其制品。在审批征占用林地时,由审批部门与占用林地单位签订松木及其制品调动使用承诺书,防止疫木流入我区。

2. 开展全面普查,监测疫情动态。以镇办为单位,划分监测责任区,每年春秋两季对松林进行全面普查,实行月报告和零报告制度。

3. 开展虫情监测,防治松褐天牛。开展松褐天牛虫情监测,随时准备采取措施进行防治,降低虫口密度。

4. 加大营林措施,改善林分结构。结合营造林工程或经济林基地建设项目,在采伐迹地上,栽植阔叶树或经济林树种,将纯林逐步改造成混交林,提高林分抗性和经济效益。

五、主要防控措施

(一)重点防控区措施

1. 严格检疫检查。加大对我区的松树原木及其制品的检疫检查力度,禁止调运疫木入境,发现疫木,一律没收,就地销毁,防止疫情传入。

2. 全面开展普查。一是秋季开展两次专项普查,查清病死树分布的范围、面积和数量,进行分离鉴定,查明死亡原因。二是开展松木及其制品的普查活动,重点为木材集散地、大型木制品生产和使用企业、木材仓库周围的松林,以及移动联通通讯发射站、电力及电信工程改造、建设工地等通过人为活动容易传播松材线虫病的松林区,在做好详细普查活动的同时,要向当地村组公布联系电话,发动群众及时报告松树枯死情况。

3. 加强技术培训。培训检疫、监测、防治等技术人员。

(二)一般防控区措施

1. 严格检疫检查。加强对调入的松科植物及其制品的复检,尤其要注重电线(缆)盘、松木包装箱的检查,防止疫情传入。

2. 开展定期普查。春秋季集中两次普查,对不明原因的松树枯死,做到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并做好取样、分离和镜检,严防松材线虫病的传入。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措施

区政府成立的松材线虫病防控指挥部及其下设的办公机构,要积极履行领导和组织协调职责,协调解决防治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并在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同时要以责任状的形式,层层落实防控责任,把每一项任务落实到人,做到领导责任到位,目标任务到位,政策措施到位,检查奖惩到位。

(二)制度保障措施

1. 落实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双线责任制。乡镇政府以及林业主管部门把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纳入任期目标,签订松材线虫病防控双线目标责任书,把防控目标责任书的具体任务和指标作为年度考核的主要内容,对未履行职责造成严重损失的,将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各级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部署,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督导协调,现场指挥。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层层划定责任区,明确责任人,签订责任状,把责任落实到村组、山头地块。区农林局要当好政府的参谋,搞好疫情监测,开展疫情调查,制定防控实施方案,加强技术指导和督促检查,做好防治物质的储备和供应。

2. 坚持疫情报告制度。新发现松材线虫病疫情的镇办,要按相关规定逐级上报,及时启动重大林业有害生物应急预案。坚持松材线虫病月报制度。各镇办每月25日前按要求将松材线虫病疫情报告表报至区农林局。

3. 建立部门协作制度。区松材线虫病防控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要加强同区农林局的协作,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松材线虫病防控的相关工作。

4. 执行方案、设计报批制度。区人民政府制定全区的防控方案,报市林业局备案。

5. 健全检查验收和奖惩通报制度。按照国家林业局制定的《松材线虫病除治检查验收方案》,区防控指挥部适时组织有关人员对各项防控指标进行检查验收,年终通报检查结果。对在防治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组织领导不力,没有落实防控措施,监测不到位、检疫执法不严、隐瞒疫情、造成疫情人为扩散和重大损失的,要追究行政领导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对非法经营加工利用疫木、使用带疫包装材料,造成疫情人为传播的,要依法追究其责任。

(三)技术保障措施

提高防控工作的科技含量,科学制定松材线虫病防控实施方案,建立专家组指导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加强镇办、村组科技人员的技术培训;积极借鉴其它松材线虫病发生区县已有的成功经验进行防控;针对实际工作中的难题,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科学研究和防控试验,探索新的防控方法。

(四)物质保障措施

各级政府要加大防控资金的投入和防控物资的保障力度。各级财政要优先安排、重点保证防控资金的落实。同时,区财政局和区农林局积极争取市财政和市林业部门的支持,为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加强对松材线虫病防控资金使用的管理,确保防控成效和资金专用。


网络编辑:杨金花
信息审核:周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