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堡镇、各涉农街道党委,黄堡镇人民政府、各涉农街道办事处,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相关单位:
今年下半年,全区上下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论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积极落实关中地区脱贫攻坚推进会精神,知重负重、攻坚克难,只争朝夕、真抓实干,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按照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有关要求,根据区委区政府总体安排,现就做好下半年脱贫攻坚重点工作通知如下。
一、强化动态监测帮扶。由区扶贫局牵头,区级有关部门和各涉农镇办配合,对剩余的84户116名贫困人口再排查、再核实,采取“一户一策一方案”实施精准帮扶,确保所有贫困人口达标退出。由区扶贫局牵头,区级有关部门和各涉农镇办配合,驻村“四支队伍”具体实施,采取入户排查、手机APP实时上报、大数据平台日常监测等多种方式,及时发现致贫返贫预警风险点,对通过“镇村核实、区级审定”确定的“两类人群”(“脱贫监测户”“边缘户”),由包村单位选派党员骨干对“边缘户”进行“一对一”精准帮扶,全面落实产业就业、兜底保障等各项政策措施,确保已脱贫人口稳定脱贫不返贫,边缘人口不致贫。
二、提升数据信息质量。由区扶贫局牵头,区级有关部门和各涉农镇办配合,对所有建档立卡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核实,主要核实建档立卡人口健康状况、劳动力、在校生、就业务工等基础信息及收入信息,实现脱贫攻坚数据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对建档立卡户历年享受的帮扶措施与系统录入的帮扶措施及成效逐一进行核实,及时更新完善2020年度帮扶措施,确保帮扶措施全覆盖。设计制作脱贫攻坚获得清单,对贫困户2016年以来享受的“八个一批”措施、收入进行量化统计,直观反映帮扶成效,提高群众满意度。
三、扎实抓好问题整改。加强对问题整改工作的思想认识,将问题整改作为提高工作质量、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水平的有力抓手。坚持把问题整改贯穿全年工作始终,区级各有关部门和各涉农镇办要对标“两不愁三保障”及安全饮水目标标准,对九三学社中央民主监督调研、省委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三排查三清零“回头看”、省内交叉检查、日常调研督导等发现的各类问题,认真查找问题根源,深入剖析问题原因,坚持边查边改、统筹安排、一体推进,彻查彻改,完善问题整改台账,建立问题整改核查机制,实行销号管理,确保各类问题及时整改到位。
四、提升产业扶贫水平。由区农业农村局牵头,区级有关部门和各涉农镇办配合,大力实施以果业、畜牧业、设施农业为支柱的“3+X”产业脱贫发展战略,在扩大主导产业覆盖面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加快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建设一批产业优势明显、利益联结紧密、带动效果显著的产业扶贫基地。以龙头企业带动为核心,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为纽带,规范完善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联结机制,做好资产收益扶贫,实现贫困户利益与产业发展效益的紧密联结。通过项目合作、融资参股等方式,扶持和培育产业发展致富带头人,关联更多农户发展产业,带动群众致富。
五、积极推进就业创业。由区人社局牵头,区级有关部门和各涉农镇办配合,全面摸底贫困劳动力就业情况,对未就业的贫困劳动力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家庭至少1人稳定就业、有固定岗位。多措并举开发公益岗位,吸纳贫困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鼓励引导辖区内工业园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优先吸纳符合岗位条件的贫困劳动力就业。切实做好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的就业服务工作,帮助其实现再就业。加快新建社区工厂建设进度,提升社区工厂的就业吸纳能力,优先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增加贫困群众工资性收入。
六、大力开展消费扶贫。由区农业农村局和区扶贫局牵头,区级相关单位配合,持续做好扶贫产品资格认证,建立完善扶贫产品供应商动态调整和监管机制,保证扶贫产品供应及质量。持续推动“五进”对接承销、龙头企业带销、商场超市直销、帮扶单位助销等消费扶贫九项行动,拓宽扶贫产品销售渠道。发挥王益区扶贫产品展销中心示范带动作用,开展“安商惠民 助力脱贫”等多种形式的扶贫产品展销和推介活动,组织参加全市第三届扶贫产品交易会,加大我区优质农产品和扶贫产品展销推介力度,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消费扶贫。由区商务局牵头,区级相关单位配合,进一步巩固完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加强电商扶贫带头人培训力度,利用各类电商平台开展线上营销,扩大线上销售规模,切实增加贫困群众经营性收入。
七、深入推进立德扶志。由区委宣传部牵头,区级有关部门和各涉农镇办配合,深化提升“六比六看树典型 立德扶志增动力”评选表彰、主题宣讲、事迹巡展活动,建好用好“爱心超市”,发挥好“一约四会”“孝道基金”作用,持续推进文明村镇创建,加强“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先进典型选树,创新文化活动形式和载体,创作更多脱贫攻坚文艺精品,不断提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精气神。
八、不断强化三项保障。由区教科体局牵头,各涉农镇办配合,以义务教育有保障为核心,努力办好群众家门口学校,补齐乡村教育短板,构建“七长双线控辍保学”责任网,精准落实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各项资助政策,让贫困家庭学生“义务教育不花钱、中职教育没负担、普通高中不发愁、考上大学不担心”,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由区卫健局、区医保局牵头,各涉农镇办配合,严格落实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财政补贴政策,完善“三重”保障政策体系和区域内“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政策,切实降低贫困人口就医负担。加强对农村卫生室日常管理,不断提升村级孙思邈中医堂中医药服务能力,规范家庭医生签约,做实做细慢性病管理服务,做到贫困人口看病有地方、有医生、有制度保障。由区住建局牵头,各涉农镇办配合,加强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的动态监管,健全贫困户住房安全“四清一责任”机制,扎实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核验工作,对核验出的危房立行立改,确保贫困群众住房安全。由区水务局牵头,各涉农镇办配合,建立完善农村供水管理长效机制,巩固水质、水量、方便程度和供水保证率,保证农村供水工程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群众饮水安全。
九、用足用好兜底保障。由区民政局牵头,各涉农镇办配合,坚持“123”工作法(兜底扶贫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两项政策”无缝衔接,“三大救助”政策全面落实),及时足额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全面落实分类施保、渐退帮扶、单人保、刚性支出纳入等政策,扩大低保、特困供养覆盖面,织牢织密保障网。强化扶贫济困,通过第三方购买服务等方式为特殊困难群体送温暖,让爱心、细心转化为贴心服务,架好政群“连心桥”。
十、全面落实长效机制。立足脱贫后的巩固提升,坚持“四个不摘”,持续推进“八个一批”政策措施落实,保持原有机制不变,筑牢脱贫基础、有效防止返贫。深入推进我区已制定的18个长效工作机制,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由区扶贫局牵头,区级有关部门和各涉农镇办配合,有序推进扶贫资产清产核资、确权登记,建立区级、部门、镇办、村、户五级扶贫资产台账,明确权属、规范运营,确保保值增值、持续带贫。由区农业农村局牵头,指导村集体细化完善收益分配办法,规范利益分配,杜绝“平均分配”“一分了之”,激发内生动力。由区发改局牵头,区水务局、区交通局、区卫健局及有关部门、各涉农镇办配合,落实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运营管护机制,做到人员、经费、责任“三个到位”,确保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正常运行,长期发挥效益。由区发改局牵头,区级有关部门配合,严格落实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1+7”政策措施,提升安置点周边社区工厂带贫能力,加强搬迁社区管理和服务,让搬迁群众尽快融入社区新生活。
十一、防控扶贫领域风险。由区农业农村局牵头,加强农业生产和自然灾害防护等方面的信息服务,建立健全农业保险机制,防范产业扶贫市场风险。由区政府投融资管理中心牵头,加大到期贷款清缴力度,利用好延长还款期限政策,防范扶贫小额信贷逾期风险。由区扶贫局牵头,对脱贫攻坚以来扶贫资金使用和项目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完善立项、审批、竣工、验收、决算等程序和手续,确保项目资金使用各环节符合规定要求,避免扶贫资产流失。由区信访局、区扶贫局牵头,做好贫困群众来信来访和“12317”转办问题办理工作,及时化解和妥善处置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由区委网信办牵头,健全涉贫舆情管理和处置机制,加强脱贫攻坚舆情监测,及时引导社会舆论。
十二、加强农村环境整治。由区农业农村局牵头,以“清洁村庄助力脱贫攻坚”为主题,以影响贫困村人居环境的突出问题为重点,集中整治村庄环境“脏乱差”,重点清理解决生活垃圾乱堆乱放等污染问题,对农业投入品包装物、废旧农膜等废弃物按规范进行处置或开展资源化利用。加强健康教育,引导群众自觉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促使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村民卫生文明意识普遍提高。
十三、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由区扶贫局牵头,区级有关部门配合,在全面总结脱贫攻坚经验的基础上,提早谋划2020年后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认真编制《“十四五”巩固脱贫成果规划》。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认真梳理本行业、本部门现行政策,统筹衔接,研究探索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在工作思路、政策支持、工作力量、领导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与乡村振兴积极衔接,推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十四、加强脱贫攻坚宣传。由区委宣传部牵头,全面加强脱贫攻坚正面宣传,广泛宣传全区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加大扶贫题材创作力度,通过报纸、电视、微视频、纪录片等形式,全方位、多层次讲好王益脱贫故事,适时开展脱贫攻坚评比表彰,调动扶贫干部积极性。收集整理脱贫路上的感人故事、群众生产生活的巨大变化、脱贫攻坚精彩瞬间等资料,记录好脱贫攻坚“共和国档案”。由区扶贫局牵头,区级有关部门和各涉农镇办配合,做好脱贫攻坚奖评选表彰的推荐和组织工作,筹备好“10.17”扶贫日系列活动。
十五、持续强化干部作风。深入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持续整治扶贫领域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减轻基层负担的要求,杜绝松劲懈怠、消极厌战思想,纠治“冲刺”抢跑、急于“清零”等问题。保持驻村队伍稳定,加大帮扶干部日常管理培训,对驻村干部实现培训全覆盖。关心关爱一线干部,全面落实驻村干部生活工作保障政策。抓党建促脱贫,把基层组织打造成一支作风硬、工作实、素质高的“不走的扶贫工作队”。坚持“四督一考”工作机制(督导、督查、督战、挂牌督办、成效考核),常态化开展督导督查督战,对推进滞后、屡改屡犯的进行挂牌督办,以过硬作风确保零问题决战决胜、高质量全面收官。
铜川市王益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 2020年7月13日
抄送: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第一组长、组长、副组长。
铜川市王益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年7月13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