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TCSWYQ-2009-000447 主题分类: 
发文机构:  发文文号: 
发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09-07-10 11:41
公文时效:  有效 发布机构: 
索引号:  TCSWYQ-2009-000447
主题分类: 
发文机构: 
发文文号: 
发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09-07-10 11:41
公文时效:  有效
发布机构: 

关于印发王益区加快县域城镇化发展规划(2009年-2012年)的通知

来源:王益区信息化办公室 发布时间:2009-07-10 11:41 阅读: 打印 保存 收藏

 

铜王政发〔2009〕7号

 

铜川市王益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王益区加快县域城镇化发展规划

(2009年-2012年)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事业单位:

《王益区加快县域城镇化发展规划(2009年-2012年)》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OO九年七月六日

王益区加快县域城镇化发展规划

                                      (2009年-2012年)

 

为了进一步加快我区城镇化进程,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根据《铜川市加快县域城镇化发展纲要》,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加快县域城镇化发展的意义

县域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和非农产业不断向城镇集聚的经济社会过程。加快县域城镇化发展,有利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破除二元结构,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土地集约效益,促进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战略举措,是搭建产业发展平台,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加快县域城镇化发展,对于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和形势
      (一)发展现状
      1、城镇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全区共有3个乡镇4个办事处,规划面积13.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8.1平方公里。全区城镇人口17.6万,城镇化水平81.3%。

2、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市区日供水能力1万吨,供水普及率87%;市区城市垃圾日清运量260吨,有垃圾填埋场1个,垃圾处理率55 %;污水处理率50%,市区天然气入户率65%;人均城镇道路面积达4平方米;市区建成区绿地率38.52%,绿化覆盖率44.64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7平方米;已建成方舟、华天、电信广场等一大批城镇基础设施,改造棚户区面积50.45万平方米。
     3、产业发展具备一定规模。建成青年路商业步行街、正大商贸、百盛国贸等商贸中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7.3亿元,占区GDP的57.2%。黄堡和王家河工业园区建设初具规模,水泥产业得到优化升级,现代建材、装备制造、纺织服装、陶瓷加工四大产业有了较快发展,2008年底,全区工业总产值达到26.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41%。果、牧、菜主导产业基地建设不断培育壮大。
     4、城镇职能初显。区域内基本形成分工明确的城镇职能体系。其中市区以三产服务为主,黄堡镇和王家河镇以现代建材、装备制造、纺织服装、陶瓷加工四大工业产业发展为主。 
    (二)面临形势
    1、存在问题。 

——基础设施落后。黄堡镇、王家河镇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建配套不足,市政基础设施滞后,城镇功能发挥不够,辐射带动能力弱,城乡一体化进程缓慢。市区和城镇之间的发展和建设缺乏统一协调,发展极不平衡。
      ——环境问题较为突出。小城镇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暴露,生态恶化趋势加重;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普遍存在环保欠帐,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滞后,综合环境质量较低。
      ——规划编制与管理不到位。我区三个乡镇都属于城市规划区,城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详细规划编制、规划监督和执法权利缺失,违法建设现象仍然十分突出,城镇建设缺乏特色风貌。
      ——城镇化质量不高。城镇经济的总体效益不高,容纳农村人口和劳动力能力有限,缺乏反哺农村发展的能力;产业化规模小,链条短,缺乏特色产业,刺激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和促进生产要素向城镇积聚的能力差,低水平重复建设、分散建设状况依然存在,重建轻管现象相对严重。

——保障体制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
      2、面临机遇。

    ——国家和我省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对引导、推动、规范我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特别是省政府实施“关中百镇建设”,“一百个重点镇建设”和“一轴一环三走廊”城镇化体系建设,为我区的城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我市实施“5523”战略,将进一步促进城乡经济的发展,对我区转移农业人口,为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提供了机遇,为提高城镇化率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我区通过大力实施的“工业强区、三产兴区、农业突破”三大战略,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一轮增长期的上升阶段,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消费需求的升级,经济增长空间的扩张,使县域特色经济发展活力和内在发展动力不断增强,必将带动城镇化快速发展。

   三、城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产业发展为支撑、人口转移为中心、文化建设为内涵、项目建设和产业结构升级为动力,走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集约式城镇化道路。

    (二)指导原则

1、坚持规划指导原则。以城乡一体化规划统领城乡建设发展全局。增强城乡规划的法定性、权威性和严肃性,发挥规划对县域城镇发展和产业布局的指导作用。

2、坚持产业支撑原则。积极推进县域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着力发展第三产业,吸引工业向城镇或工业园区集聚,进而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为城镇化提供发展动力。

3、坚持政府主导原则。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新机制,积极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形成推动县域城镇化的强大合力。

4、坚持重点突破原则。优先选择有区位优势、产业特色、发展潜力的建制镇和中心村,加大扶持力度,进行重点建设。

5、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立足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合理确定城镇发展空间布局,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和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12年我区城镇化建设发展的目标确定为:
     1、城镇体系建设。加快城镇建设与发展,逐步建成一轴两廊城镇带,即北市区为轴,黄堡镇、王家河镇为两廊,辐射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城镇化体系。到2012年,全区城镇总人口达到18.15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85%以上。黄堡镇城镇人口达到2.13万人,王家河镇城镇人口达到2.1万人;全区城镇建成区总面积达到9.1平方公里,其中黄堡镇建成2.4平方公里,王家河镇建成2.2平方公里;建成 1500人以上的中心村6个(山干村、罗寨村、文明塬村、孟家塬村、梁家塬村、马村)。

2、城镇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到2012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70亿元。精心打造“一轴两廊四园区”产业发展格局,形成以川口至河滨路为中轴的第三产业聚集带,以黄堡、王家河两个工业园区为中心的现代建材、陶瓷加工、纺织服装、装备制造四个产业集群区。
      3、城镇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建成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供气和污染治理、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比较完备的城镇体系,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其中: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65%,气化率达85%,城镇人均公园绿地达8.3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达4.1平方米,自来水普及率达88%。
      4、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到2012年,全县(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100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7000元;城镇与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到32平方米和30平方米;城镇失业率控制在4.5 %以内,劳动者权益得到较好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农村交通、水利、电网、人畜饮水、卫生厕所、沼气等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0%以上。 

四、城镇化发展的重点任务
       (一)完善县域城镇体系
    2010年前完成我区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编制,初步形成规模结构适宜、空间布局合理、分工联系密切、个性特色鲜明、城市及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框架。改变目前城镇体系的不合理状况,加快王家河镇建镇步伐,形成我区市区两镇一乡、9个城市化村、11个中心村、5个城郊型村、14个一般村的城镇化及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二)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1、构筑城镇市政基础设施网络。依据城市总体规划,配合市级部门做好市区的建设改造。到2012年,黄堡镇、王家河镇的垃圾无害化处理、污水处理设施、道路保洁、垃圾清运实现与城市共享。稳步发展城镇天然气,提高气化入户率,建设以市区为中心辐射各城镇的天然气输送网,基本满足城镇居民生产生活需要。黄堡和王家河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纳入镇区规划与镇区同步建设。在农村大力推广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集中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

2、完善城镇公共设施配置。依据服务人口规模、人口结构与分布、设施服务半径,合理建设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市场等服务设施。建设区、镇(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文化服务网络,基本普及社区村庄健身设施。

3、加强城镇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健全消防、防汛、防滑、防涝、防震以及综合防灾的设施及管理体系,加大防治力度,完成地质灾害点的治理,逐步减少各类可防灾害,提高城镇的整体防护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三)促进城镇产业发展  

1、提升城镇商贸业发展水平。充分发挥我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带动辐射作用,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川口、红旗街、五一路3个商业中心区,建设青年路、玉华路2条商业街。川口、体育桥、公园路和黄堡镇、王家河镇等5个专业市场,打造川口至河滨路为中轴的第三产业聚集带,支持餐饮业做大做强,将铜川宾馆和铜川饭店培育成我区的龙头餐饮企业。加快发展商贸流通,积极推动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业发展。到2012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7亿元。

    2、建设黄堡、王家河工业园区。到2012年,黄堡工业园区水泥产量达到1000万吨,产值达到35亿元;陶瓷年产量达到3000万平方米,产值达到8亿元;王家河工业园区纱锭产量达到3万吨,产值达到4亿元;服装产品年产量达到350万件,产值突破1亿元。

3、加快推进农业产业。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生态观光农业,狠抓果业提质增效、畜牧收入倍增、设施蔬菜发展、“一村一品”工作,提高生产集约水平。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加快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积极培育和发展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有市场竞争力的大型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大力发展产、销一体化的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的组织化程度。
       4、推进房地产业发展。按照中、省、市廉租房保障规划,加大财政投入,加大城镇廉租住房建设力度,逐年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加快下山出沟、棚户区改造工作力度,促进房地产及其相关行业协调、持续发展。积极推动区域商业网点改造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加快王家河、桃园、南北公房、史家河等住宅小区建设,优化美化人居环境。   
    (四)加强城镇管理,改善城镇环境
      按照市城市规划的要求,编制完成黄堡和王家河的总体规划,加强详细规划和专业规划工作,扩大规划覆盖面,优化城镇土地和空间资源配置,编制城镇道路、交通、园林绿化、市容环卫等专业规划,更好地指导城镇建设和管理。建立城镇管理执法队伍,切实发挥服务和管理职能,加强宣传教育,加大管理力度,着力做好以治安、市容卫生、交通秩序和流动人口为重点的城镇社会综合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城镇管理制度,逐步实现从单一执法向综合执法,从随机管理向规范管理,从突击治理向长效治理的转变。鼓励非政府组织和广大市民参与城镇管理,逐步提高城镇管理的社会化程度。

(五)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大力发展二、三产业,走引资兴企、以城富民的发展道路,推动城镇产业兴起,吸纳农村劳动力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让更多农民变成市民。到2012年,力争实现转移农村人口8100余人,其中黄堡镇转移4100人,王益乡转移3400人,王家河镇转移600人。
   (六)做好省级重点镇工作

抓住省上建设100个重点镇的机遇,做好黄堡镇申报工作。加强同省市相关部门的联系,力争将黄堡镇列入省级重点镇范围。成立黄堡镇城镇建设管理机构,区财政设立重点镇建设专项资金。将土地出让金收益除农民安置补偿和有关税费外,全部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五、城镇化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加快项目实施

根据城镇空间调整、功能完善的需要,着重组织策划包装好城镇基础设施、资源集约利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各类项目,以项目建设推进街道公共设施和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增强城市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城市形象。
   (二)整合资金,捆绑使用,集中支持重点镇建设

围绕城镇化建设的目标,捆绑扶贫、以工代赈、道路建设、水利、林业、卫生等政策性项目资金向中心村、工业园区投入,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部门联动的原则,集中资金“捆绑使用”,提高投资效益

(三)统筹城镇建设用地,扩大城镇发展空间

以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为契机,做好土地利用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的衔接。将城镇总体规划和工业园区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范围。

坚持集约节约用地原则,加大移民搬迁、旧村改造、空心村治理、破产工矿企业场地利用、川道河滩治理等开发复垦力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鼓励农村成片宅基地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融入城镇开发建设。加快城镇规划区内的城中村改造,增加城镇建设用地。

(四)突出中心村建设,完善村庄等级规模结构

结合新农村建设,完善村庄等级规模结构,明确村庄类型,促进各类村庄合理有序发展,形成“城中村进社区、城郊村联动城乡、中心村辐射一般村”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按照全区农业产业布局,加快中心村农业产业发展,推进二、三产业向小城镇聚集发展,提高中心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转变农民生活方式,逐步提高文明程度,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对存在地质灾害隐患、水土流失严重、居住分散的村庄,要有计划地实施整体搬迁,集中建设新村或者迁入附近中心村庄,逐步减少自然村数量,壮大中心村规模。

(五)深化投融资和公用事业改革,加大区域城镇化建设投资力度

    建立财政补助、土地收益、社会融资等多元投入机制,保障城镇建设资金需求。加大财税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持力度,以多种形式支持建制镇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城镇道路、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争取上级财政补助资金200万元,区财政筹集100万元支持建制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黄堡镇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积极争取调整省市、区收入分享比例,区政府将土地使用权出让收益的30%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深化市政公用事业投融资体制改革,大力推行城镇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项目运营企业化、设施享用商品化。按照统一规划、特许经营、有序竞争、加快发展的要求,对城镇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供气、供热等经营性城镇基础设施,根据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资本采取多种形式投资建设,扩大城镇建设的资金来源。

(六)加强县域城镇化工作的组织领导

成立县域城镇化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区长担任,副组长由主管城建的副区长担任,成员由计划、城建、国土、财政、统计、交通、农林、水利、乡企、教育、卫生、文化等部门组成,区级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从政策和资金上予以重点支持。

加强对城镇化工作的考核,从2009年起,区政府将县域城镇化发展工作列入各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进行考核。


网络编辑:
信息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