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堡镇党委、各涉农街道党委,黄堡镇人民政府、各涉农街道办事处,各相关单位:
现将《王益区脱贫攻坚“三排查三清零”百日冲刺行动实施方案》《王益区脱贫攻坚“三排查三清零”百日冲刺行动任务清单》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立即行动,精心组织,全力抓好贯彻落实。
附件:
1.王益区脱贫攻坚“三排查三清零”百日冲刺行动实施方案
2.王益区脱贫攻坚“三排查三清零”百日冲刺行动任务清单
铜川市王益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
2020年3月19日
王益区脱贫攻坚“三排查三清零”百日冲刺行动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区委、区政府决定,由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织,在全区开展以“排查政策落实、工作任务清零,排查存在问题、整改任务清零,排查长效机制,漏点短板清零”为主要内容的“三排查三清零”百日冲刺行动,特制定本指导方案。
一、行动目标
全面落实扶贫政策,巩固脱贫成果,稳定脱贫基础,实现未脱贫人口全脱贫、已脱贫人口不返贫、非贫困人口不致贫。
二、行动原则
坚持高质量全面收官、零问题决战决胜原则及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以村户为点,以行业为线,以全区为面,实行点、线、面结合,逐点突破,逐线贯通,确保实现面上“清零”。
三、行动标准
对标“六个精准”,坚持“四个不摘”,实现“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识别精准、退出精准、帮扶精准,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有保障),达到“四过硬”(全区过硬、村村过硬、户户过硬、行业过硬)。
四、行动时间
2020年3月20日至6月30日
五、行动内容
(一)排查政策落实,工作任务“清零”
1.剩余贫困人口脱贫“清零”。在现有85户117人贫困群体中,对照户脱贫标准,全面排查,采取“一户一策一方案”实行精准帮扶。对有弱(半)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落实产业补助、光伏扶贫岗位等帮扶措施,促进增收。对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无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贫困人口,6月底前将低保、医保、养老保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综合社会保障政策及村集体经济、村级光伏电站分红等措施全部精准落实到位,做到应兜尽兜、应保尽保、应补尽补,确保剩余贫困人口达标退出。
2.“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清零”。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坚持“一生一策”,建立完善控辍保学机制,对适龄残疾儿童采取“送教上门”,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全面落实贫困人口参合参保补贴、区域内“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即时结算等政策,加强慢病签约服务、地方病防治等工作;加强贫困户安全住房监测,3月底前建立农村住房安全动态监管机制,做到“零危房”;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着力解决季节性缺水、水质不达标等问题,落实工程建设和管护责任,6月底前完成尾留工程建设和损毁修复工作,确保所有农户都能稳定达到“两不愁三保障”;提升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补齐通讯通网、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的短板,6月底前扫尾“清零”。
3.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明确的任务“清零”。抓好社区工厂建设运营,6月底前完成1家新增社区工厂建设任务,推动贫困群众就近创业就业;5月底前完成易地扶贫搬迁旧宅基地腾退复垦复绿工作;加快扶贫项目建设,3月底前完成项目前期手续,6月底前完成建设任务。三年行动《指导意见》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6月底前扫尾“清零”。
(二)排查存在问题,整改任务“清零”
1.全面整改问题。在全省“一查一补两落实”的基础上,持续排查在“三精准”“三落实”“三保障”方面的不足和差距,3月底前建立问题台账,5月底前完成整改任务,需长期整改的,6月底前全面建立长效机制。全面梳理以前年度问题整改情况(2017年16批次265个问题、2018年18批次417个问题、2019年6批次134个问题,问题清单请在如下邮箱下载:用户名:tcwyfp@126.com,密码:wy123456),逐一核实整改措施落实情况,核查整改成效,确保立行立改的问题全部整改到位,长期整改的问题全面建立长效机制,6月底前全部整改到位。
2.化解风险隐患。对近年来国务院扶贫办及省市有关部门、“12317”社会监督举报电话及信息系统信访管理平台、市长信箱等方面转办的脱贫攻坚领域群众信访化解处理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对中省有关部门转办的各类问题进行重点排查,对排查出的隐患问题逐项解决,6月底前化解到位。对今年大量到期、存在逾期风险的小额信贷资金,6月底前完成排查任务,并制定针对性措施,彻底消除风险隐患。
3.完善数据信息。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为基础,对建档立卡信息数据质量、扶贫项目资金受益户关联情况、镇村户档案资料全面开展排查,做到扶贫系统数据信息纵向一致、行业部门数据信息横向相符,真实准确。对脱贫攻坚数据信息档案进行完善,厘清数据逻辑关系,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6月底前完成信息档案的完善工作。
(三)排查长效机制,漏点短板“清零”
1.防返贫防致贫,健全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区脱贫攻坚办牵头,对存在返贫风险的监测人口、存在致贫风险的边缘人口、稳定脱贫不享受政策户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加强监测,及时将返贫致贫的人口纳入帮扶,确保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或在出现不可抗风险后,及时得到帮扶救助,4月底前制定出台贫困人口动态监测和返贫预警机制。
2.稳产业促增收,完善稳定增收的带贫益贫机制。区农业农村局负责,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贫困群众稳定长期受益的利益联结机制,持续壮大扶贫产业,做大做优特色农业,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经济,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方式,推广订单生产、土地流转、股份合作、资产租赁等带贫做法,把更多贫困群众镶嵌在产业链上,持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4月底前制定出台相关办法。
3.保权益防受损,完善扶贫资产管理机制。区农业农村局、区扶贫局、区财政局负责,进一步盘活扶贫产业资产,落实管理责任、明晰产权归属、强化经营管护、规范收益分配,确保扶贫资金形成的股权债权、扶贫互助资金、光伏扶贫电站等长期稳定帮助贫困户增收,不流失、不闲置、不贬值,4月底前制定出台相关办法。
4.防隐患保运转,完善基础设施管护机制。区交通局负责,以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为抓手,落实“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逐级养护管理责任,建立和完善贫困地区道路运行管护工作机制。区水务局牵头负责,切实解决水源、水质、水量、供水时间、水价及运营管护等问题,确保群众吃得上、吃得起“安全水”。印王电力局负责,加强农村电网运行维护,定期开展运行排查,及时消除隐患,确保农村电网运行安全。区委网信办、区工信局负责,实现贫困地区4G网络全覆盖,4月底前制定出台相关办法。
5.促“两业”强服务,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区发改局牵头,区级有关部门配合,全面落实“1+7”政策措施,着力推进易地搬迁群众后续保障工作,围绕安置点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增强就业扶贫基地吸纳贫困劳动力能力,确保搬迁群众就业稳定、增收明显,有效衔接搬迁群众社区管理、教育医疗日间照料保障等后续保障工作,不断拓展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加快搬迁群众融入城市、融入社区进程,4月底前制定出台相关办法。
六、行动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织实施,有任务的区级行业部门具体负责。实行冲刺行动“一周一报告,两周一调度,一月一通报”。各涉农镇办和行业部门要细化工作,结合实际制定具体行动计划,挂起作战图,倒排工期,全力抓好工作推进。
(二)强化工作责任。各涉农镇办落实好面上工作的主体责任,尽锐出战,主要领导要亲力亲为,当好一线总指挥;区级各有关部门履行好行业线上工作的主体责任,结合职责制定相应措施,加强引导支持,纵向到底,解决各类突出问题;各村要切实担负起村和户点上的工作责任,加强对“四支队伍”的管理,加大各项具体工作的推进力度。各级各部门要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在全力冲刺“清零”中对账销号。
(三)强化帮扶力量。在坚持原有帮扶体制不变、力量不减、人员不少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帮扶力量,再选派优秀科级干部到扶贫重点村开展帮扶工作。新增派的干部每月驻村时间不少于7天,期限1年。
(四)强化工作作风。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漠视群众利益问题的要求,严防松劲懈怠,克服脱贫摘帽后盲目乐观、麻痹大意、消极厌战等情绪,从严从细从实做好各项工作,对督查中发现的思想不重视、工作进展慢、作风不扎实等问题,按照责任分工,逐级追溯,并严肃追责问责。
(五)强化“四督一考”。建立分管领导督镇办、区级包村领导督村、镇办领导督户的三级督查督导工作体系,坚持“四督一考”工作机制(督导、督查、督战、挂牌督办、成效考核),区脱贫攻坚办要对面上工作开展常态化督导督查督战,区级行业部门要对线上重点工作开展集中督导督战,各涉农镇办对点上工作进行督导督查督战。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区纪委监委、区委组织部、区扶贫局组成联合督查组,对涉农镇办和部门面上工作进行随机督查督战,把问题较多、整改任务较重、进度较慢的单位作为重点,分期分批不间断的进行督查、督战、挂牌督办,力促“三排查三清零”工作圆满完成,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