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铜川市王益区202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来源:预算科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3-06 16:11 阅读: 打印 保存 收藏

关于铜川市王益区2023年

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财政

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4年2月28日在铜川市王益区

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铜川市王益区财政局局长  张  进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铜川市王益区202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大会审查,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区财政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严格落实中央及省市财政政策,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兜牢基层“三保”底线,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全年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23年,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702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33.9%,较上年增长41.3%。增幅较大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2022年度落实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调减收入目标导致基数较低,另一方面落实盘活存量资产政策形成的收入增长较大。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主要项目完成情况如下:税收收入完成13774万元,下降2.09%,其中:增值税完成6440万元,增长38.2%;企业所得税完成1126万元,下降37.58%;个人所得税完成767万元,下降42.63%;资源税完成286万元,下降66.9%;城市建设维护税完成1231万元,增长4.59%;房产税完成434万元,增长14.21%;印花税完成404万元,增长5.48%;城镇土地使用税完成329万元,增长0.92%;土地增值税完成508万元,增长732.79%;车船税完成1684万元,下降3.38%;环境保护税完成83万元,下降26.55%;契耕两税完成482万元,下降60.49%;其他税收完成0万元。非税收入完成13254万元,增长162.14%,其中:专项收入完成1443万元,增长76.19%;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完成245万元,增长172.22%;罚没收入完成882万元,下降27.59%;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完成10318万元,增长638.58%;政府性住房基金收入366万元,下降38.07%;其他收入0万元,下降100%。

转移支付收支安排情况

2023年,全区上级补助收入总计146913万元,其中:返还性收入1492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预算收入119090万元,(均衡性转移支付50535万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资金15648万元,固定数额补助10999万元,结算补助6983万元,资源枯竭型城市财力转移支付4008万元,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转移支付2199万元,共同事权转移支付27981万元,增值税留抵退税及其他减税降费收入737万元),专项转移支付26331万元(其中;中省专项转移支付20406万元,市级专项转移支付资金5925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主要安排用于全区保障“三保”、防范化解债务风险、PPP 项目到期付费等支出,专项转移支付主要用于教育、养老、卫生、医疗、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支出。

2023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8044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28.5%,较上年增长9.7%。其中:“三公”经费支出198.3万元,较上年下降29.6%。“三公”经费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加大对“三公”经费支出的检查监督,在源头上进行从严控制。通过严格控制因公出国(境)人数规模,严格控制公务接待标准、规模,严格控制公务用车运行维护支出等相关措施,确保“三公”经费支出只减不增。

全区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含中省市财政专款,下同):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9905万元,增长29.24%;国防支出131万元,增长24.76%;公共安全支出5633万元,下降5.85%;教育支出30969万元,增长24.89%;科学技术支出101万元,增长4.12%;文化体育传媒支出1334万元,下降30.3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1398万元,增长7.95%;卫生健康支出10727万元,下降22.62%;节能环保支出6581万元,增长96.51%;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5941万元,增长5.83%;农林水事务支出12453万元,下降9.47%;交通运输支出5281万元,增长16.37%;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事务支出925万元,下降33.93%;商业服务业等支出160万元,下降15.79%;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734万元,下降56.82%;住房保障支出15187万元,增长34.91%;粮油物资储备支出104万元,下降17.46%;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712万元,下降23.78%;债务还本付息支出1086万元,下降14.08%;其他支出80万元,下降92.79%。

区本级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9905万元,增长29.24%;国防支出131万元,增长24.76%;公共安全支出5633万元,下降5.85%;教育支出30969万元,增长24.89%;科学技术支出101万元,增长4.12%;文化体育传媒支出1334万元,下降30.3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1398万元,增长7.95%;卫生健康支出10727万元,下降22.62%;节能环保支出6581万元,增长96.51%;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5941万元,增长5.83%;农林水事务支出12453万元,下降9.47%;交通运输支出5281万元,增长16.37%;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事务支出925万元,下降33.93%;商业服务业等支出160万元,下降15.79%;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734万元,下降56.82%;住房保障支出15187万元,增长34.91%;粮油物资储备支出104万元,下降17.46%;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712万元,下降23.78%;债务还本付息支出1086万元,下降14.08%;其他支出80万元,下降92.79%。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3年,全区政府性基金上级补助收入3105万元,转贷新增专项债券11800万元,转贷再融资专项债券1500万元,上年结余34345万元,调入资金15890万元,收入总计66640万元。

2023年,全区政府性基金支出49700万元,调出资金10890万元,专项债券还本支出1500万元,支出总计62090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4550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23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上级补助收入1002万元,上年结余1727万元,收入总计2729万元。

2023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支出235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2494 万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3年,全区社保基金收入17231万元,上年结余701万元,当年收入总计17932万元。

2023年,全区社保基金支出17103万元,收支相抵,年末滚存结余829万元。

(五)2023年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情况

2023年,市级下达我区政府债务限额215236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41725万元,专项债务限额173511万元。截止2023年底,全区政府债务余额208863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37663万元,专项债务余额171200万元,全区政府债务规模在限额以内,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全年发行地方新增政府债券资金18100万元,其中:一般债券发行6300万元,专项债券发行11800万元;发行再融资债券发行3186万元,其中转贷再融资一般债券收入1686万元,转贷再融资专项债券收入。2023年,全区地方政府债务发行费用支出23万元,其中一般债发行费用支出9万元,专项债发行费用支出14万元;还本支出4186万元,其中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2686万元,专项债务还本支出1500万元。付息支出6736万元,其中一般债付息支出1077万元,专项债付息支出5659万元。

(六)预算绩效管理情况

近年来,我区结合实际,积极探索、统筹推进,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持续深化,逐步建立了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实现了从个别项目资金绩效评价向各类财政资金项目绩效评价的扩展,完成了从单一绩效评价到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转变,初步建立了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实现了“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目标。

一是强化绩效目标审核。按照“谁申请资金,谁设置目标”的基本原则,组织开展财政资金绩效目标编制工作,按照初审+复审的方式,对预算单位填报的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及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的完整性、相关性、适当性及可行性四个方面进行审核,提高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质量。2023年部门年初预算项目支出绩效目标涉及资金18692万元。二是强化源头把控。积极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强化预算源头管控,防控财政资源配置低效无效。将评估结果报告作为预算申报支撑,同步向预算科报送,为资金的合理分配提供重要参考,促进项目立项与预算审核更准确,为预算安排“打好前站”。2023年共选取7个区级重点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涉及财政资金1890.54万元。通过项目事前绩效评估使决策有“理”、投入有“据”、目标“精准”、成本“详实”,促进了财政资金配置更加科学合理。三是强化事中监控。完善绩效运行监控机制,将绩效关口向事中聚焦,推动实施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的“双监控”,着力提升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成效,确保绩效目标如期实现。2023年对全区近三年已发行的12个专项债券项目开展事中绩效运行监控工作,涉及财政资金74000万元,发现并纠正问题33个。四是强化重点绩效评价。选取2022年度落实区委、区政府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事关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且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力大的重大项目和部门整体组织实施开展财政重点绩效评价,两年共选取7个项目和5个部门整体支出开展财政重点绩效评价,涉及领域包括生态环境,农业生产、交通运输、教育民生等,涉及财政资金18535万元,并对发现问题下发整改通知,有效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五是强化部门绩效自评意识。组织区级各部门对2022年度所有项目及部门整体支出开展绩效自评,将年初设定目标与实际达成目标相比,重点关注是否完成项目绩效目标,是否存在偏差,偏差原因及落实的后续整改措施,以绩效自评全覆盖扎实推动绩效管理向纵深迈进。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数据是根据12月财政收支月报分析得出,待全区财政总决算编审后,部分数据会有所调整,待市财政决算批复后,再向区人大常委会做专题报告。

二、2023年财政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多措并举聚财力,迎难而上保增长

一是财政收入逆势增长。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减税降费政策等因素叠加影响,不断强化收入征管措施,较好地完成了收入目标任务,全年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7028万元,同比增长41.3%。二是积极落实国家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细化出台各项制度性和阶段性措施,精简惠企政策兑现流程,确保应退尽退、及时退付。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4917万元,切实助力企业纾困发展。三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紧扣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一般债券资金、专项债券资金等,有针对性地向上争取资金,全年争取各项新增补助资金25672万元,为稳住全区经济大盘贡献力量。四是多措并举盘活存量资金。及时印发《铜川市王益区财政局关于清理盘活存量资金的通知》,建立“定期清理、限期使用、超期收回”长效机制,2023年盘活财政存量资金2790万元,不断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二)稳固基础培财源,统筹协调促发展

一是培育壮大经济增长点。全年累计拨付6975万元,支持王益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成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完善开发区配套功能,不断提升工业硬实力,发挥其带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二是全力支持招商引资。区财政坚决落实“三个年”工作部署,积极落实招商引资各项奖补政策兑付,全年拨付招商引资及企业奖补等资金1618.3万元,设立总规模2亿元、首期规模1亿元的王益区产业投资基金,切实推动“资本招商”。三是做好重大项目资金保障。落实“高质量项目推进年”工作部署,以重点项目建设为引擎,统筹各类财政资金39203万元,加强重点支出保障,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压舱石”的作用。

(三)优化结构补短板,民生事业再改善

一是“三保”保障落实到位。坚决落实“三保”支出保障责任,全年“三保”支出75913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42.1%,“三保”支出保障坚强有力。二是教育事业提质增效。坚持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年教育支出30969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7.2%。全年发放困难学生补助资金34.9万元,确保399名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安排3350.8万元用于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累计投入15110.9万元,足额落实教师工资及职薪绩效改革等各项补贴资金。三是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拨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补助资金2100万元,安排70岁以上老年人生活补贴1873.5万元,持续提高老年人待遇水平。安排3565.8万元用于城乡居民低保和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惠及城乡低保4745人、城乡特困89人。投入资金1379.5万元用于优抚对象定期生活补助、退役军人安置费和义务兵家庭优待金等。安排资金693.4万元用于发放全区8481名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减轻残疾人家庭生活负担。全年累计拨付就业补助资金2075万元,促进全区就业形势稳定发展。四是全力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安排城乡医疗保险4949.9万元,2023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在上年人均610元基础上提高到640元。落实人均8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府补助,进一步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均等化。安排466.5万元用于人口计划生育奖励扶助专项及计生家庭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助。全年投入44.1万元,落实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项目补助,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条件。

(四)政策支持有保障,乡村振兴增活力

一是强农惠农政策保障有力。全年安排农业农村支出3348万元,通过有效资金投入推进农业水利高质量发展。守牢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1500万元,用于全区1.1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完善耕地保护激励机制,安排并兑付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511.6万元,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31.9万元,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发放农机具购置补贴50万元,补贴农机具132台(套),农业现代化水平持续推进。二是乡村振兴事业持续推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年安排衔接资金3595.9万元,推动乡村振兴事业发展,集中支持特色农业产业提档升级。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大力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扩面增量,将桃成本险种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市级创新险险种目录,补贴险种扩大至13个,保费总规模206.8万元。三是基层组织建设稳步加强。安排财政资金474.2万元,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制度。下达“一事一议”奖补资金467万元,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及乡村治理。安排农村综合改革、美丽乡村建设等资金160万元,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

(五)财会监督强约束,治理效能再提升

一是做好财会监督各项工作。重点聚焦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基层“三保”、地方政府债务违法违规、违规返还财政收入等9个领域,扎实开展财会监督各项工作。二是健全制度机制。制定出台财会监督各领域制度方案,列出财经活动负面清单,进一步划清“红线”,亮明“底线”,严肃财经纪律,维护财经秩序,让财经纪律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三是财政投资评审力度不断加大。全年共评审财政投资项目77个,涉及财政资金56237万元,审定工程造价总额45271万元,审减工程预算资金10966万元,平均审减率为19.5%。

(六)预算管理添举措,财政改革再增效

一是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实行零基预算管理,打破基数概念和支出固化格局,加强预算管理,严格预算编制,强化预算约束,优化部门支出结构,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配置效率。二是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落实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要求,实现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一体化推进。选取7个项目5家部门开展财政重点绩效评价,选取15个区级重点项目开展重点项目事中绩效运行监控工作,涉及各类财政资金128300万元。三是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用足用好现有政策,合理控制新增政府债务增量,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全年隐性债务化解1869万元,连续6年提前完成化解任务。全年发行再融资债券3186万元,用于缓释、平滑债务风险。配合开展拖欠企业账款专项整治,采取多种措施筹集近1亿元,按时按量完成清欠任务。

各位代表,2023年财政改革发展工作取得的成绩,是区委和区政府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以及代表委员们加强监督、有力指导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以及全区人民共同努力、艰苦奋斗的结果。同时我们也看到,我区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大。当前我区财政收支总体处于紧平衡状态,稳定且持续性的税源较少,保刚性、保重点的支出压力增大。二是政府债务还本付息负担较重。政府债务总量快速增长,债务还本付息进入高峰期,偿债压力加大,债务负担日益加重。三是财政库款保障能力有待提升。2023年全区财政库款调度困难加剧,库款保障水平持续低位运行。为此,我们将深入研究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解决

思路和工作措施。

三、2024年财政预算草案

(一)财政运行形势分析

从财政收入看,我区虽然受减税降费政策及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资源税市县级分享比例下降影响,但随着宏观调控政策效应释放,我区有效投资扩大,产业升级推进,消费扩容升级,重大产业项目落地,为财政增收奠定了基础。从财政支出看,2024 年支出压力将进一步增大,保障“三保”、防范化解债务风险、PPP 项目到期付费等支出刚性增强,支持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稳投资促消费等支出任务依然很重,教育、养老、卫生、医疗等重点民生保障还需加强,必须要保持一定的支出强度。综合研判,今年我区财政收支平衡形势依然严峻。对此,我们将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支持下,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加强收入征管,加大资源统筹,保障重点领域支出强度,全力推动全区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

(二)2024 年财政工作总体要求

2024年全区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扎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全国、全省财政工作会议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加主动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按照区委“1393”思路举措,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要求,加大财政投入,优化支出结构,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进一步增强经济活力、增进民生福祉,落细“提质增效”要求,坚持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提高财政资金绩效,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防范化解风险、保持社会稳定,奋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谱写王益新篇、争当转型示范。

(三)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情况

2024年,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目标28400万元,较上年增长5%左右。

主要收入项目情况是:增值税5500万元,下降14.6%;企业所得税2150万元,增长90.94%;个人所得税610万元,下降20.47%;资源税1430万元,增长400%;城市维护建设税1830万元,增长48.66%;房产税790万元,增长82.03%;印花税1410万元,增长249.01%;城镇土地使用税468万元,增长42.25%;土地增值税40万元,下降92.13%;车船使用税1440万元,下降14.49%;环境保护税80万元,下降3.61%;契耕两税252万元,下降47.72%;专项收入2000万元,增长38.6%;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620万元,增长153.06%;罚没收入800万元,下降9.3%;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7600万元,下降26.34%;政府住房基金收入1380万元,增长277.05%。

按照分税制财政体制,全区地方财政收入28400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105236万元,调入资金12500万元,减去专项上解支出7962万元,当年全区总财力达到138174万元,较上年下降2203万元。

2024年全区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8174万元,较上年年初预算140377万元减少2203万元,下降1.6%。主要支出项目安排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7867万元;国防支出134万元;公共安全支出5706万元;教育支出27170万元;科学技术支出106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949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9750万元;卫生健康支出9391万元;节能环保支出1021万元;城乡社区支出22667万元;农林水支出8332万元;交通运输支出1959万元;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773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828万元;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66万元;住房保障支出4245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29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273万元;预备费4113万元;债务还本付息支出1795万元。

2024年区本级财政支出计划安排138174万元(含预计中省市财政专款)。主要支出项目安排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7867万元;国防支出134万元;公共安全支出5706万元;教育支出27170万元;科学技术支出106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949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9750万元;卫生健康支出9391万元;节能环保支出1021万元;城乡社区支出22667万元;农林水支出8332万元;交通运输支出1959万元;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773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828万元;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66万元;住房保障支出4245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29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273万元;预备费4113万元;债务还本付息支出1795万元。

2024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安排“三公”经费支出256万元(不含中省市专款),较上年年初预算减少13万元。分别为:因公出国(境)费0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216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0万元,公务用车运行费216万元),公务接待费40万元。“三公”经费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加大对“三公”经费支出的检查监督,在源头上进行从严控制。通过严格控制因公出国(境)人数规模,严格控制公务接待标准、规模,严格控制公务用车运行维护支出等相关措施,确保“三公”经费支出只减不增。

2024年,全区返还性收入预算1492万元,其中:增值税和消费税返还886万元,所得税基数返还补助17万元,其他税收返还589万元。

转移支付情况说明

2024年,全区一般性转移支付预算收入100469万元,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46124万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9501万元,固定数额补助13668万元,结算补助1791万元,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1087万元。共同事权转移支付收入28298万元,主要安排用于全区保障“三保”、防范化解债务风险、PPP 项目到期付费等支出。

2024年,全区专项转移支付预算收入3275万元。主要安排用于上级安排的具体项目建设支出和区级重点项目建设等支出。

因区县是转移支付最底层地区,无法再进行分地区、分项目公开,所以我区未进行转移支付分地区、分项目公开。

债务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2024年,我区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强化政府债务风险意识,纠正部门单位擅自违规举借债务行为,加强债务规模控制和预算管理,切实降低政府债务风险,防止发生政府债务风险。2024年债务到期总额4610万元,其中:一般债到期610万元,专项债务到期4000万元。计划发行再童子债券518万元,用于偿还到期一般债务,剩余到期专项债务及一般债务通过自有财力偿还。2024年债务付息总额6982万元,其中:一般债需付息1185万元,专项债需付息5797万元。

绩效工作开展情况

2024年,我区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工作将按照“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和“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要求,进一步细化省市预算绩效管理任务,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凝心聚力,促进财政资金提质增效。

一是持续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构建“1+N”制度体系。以《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为引领,紧紧围绕“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总目标总要求,进一步完善我区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一系列制度办法,确保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二是持续提高目标编制质量。充分借鉴省市及邻近区县资金绩效评价工作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和做法,积极探索完善我区预算绩效管理的有效模式,按照全省分行业、分领域的绩效指标,帮助预算部门填报规范、完整、科学的政策项目绩效目标,为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等业务的开展奠定基础。

三是持续强化评价结果应用。建立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与整改、激励与问责制度,进一步完善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和运用机制,将绩效结果向社会逐步公布,进一步增强预算部门(单位)的责任感与紧迫感。将评价结果作为安排以后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对执行不力的单位预算要进行相应削减,切实发挥绩效评价工作的作用。

四是持续丰富形式强化宣导。组织开展业务培训,深入系统的学习宣传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升预算绩效运用水平。倡导“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理念 , 营造“讲绩效、重绩效、用绩效”的良好氛围。同时,依托预算一体化系统,按照全省统一规范标准,在线上全面开展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自评等各项业务。

接资金公开说明

2024年,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533万元(其中:区级预算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400万元,同比增长7.7%;上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133万元),确保区级投入总量增长。

(四)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情况

2024年,政府性基金区级预算收入8500万元,政府性基金上级补助收入预算164万元,上年结余4550万元,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总计13214万元。当年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10714万元,调出2500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总计13214万元。收支相抵,实现当年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平衡。

(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情况

2024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转移支付收入696万元。当年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696万元。收支相抵,实现当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

(六)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安排情况

2024年,全区社保基金收入预算18475万元,上年结余829万元,收入总计19304万元。全区社保基金支出预算18235万元,收支相抵,年末滚存结余1069万元。

四、2024年财政重点工作

(一)扎实做好收入组织,着力提升支出效益

一是加强税收收入征管。加强重点行业和重点税源的跟踪监测及分析预测,进一步完善部门联动、税收共治机制,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二是提高对上争取精准度。准确把握上级政策导向,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积极配合行业主管部门谋划储备重点项目,加大资金、项目争取力度,助力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加大资产盘活力度。建立健全资产盘活工作机制,分类盘活行政事业性资产,减少财政资源资产闲置浪费,多渠道增加财政收入。四是坚持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严禁超预算、无预算安排支出,厉行节约办一切事业。深挖节支潜力,优化支出结构,强化“三公”经费管理,严格控制新增支出,持续压减非重点非刚性支出。

(二)持续优化资源统筹,大力破解发展难题

一是支持市场主体发展。统筹运用产业投资基金及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扩大内需,增强市场主体活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二是发挥政策带动效应。全面兑现企业奖补政策,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落实各项招商引资政策,着力加强产业链招商。紧抓全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市县一体化运营改革工作契机,扩大政府性融资担保对小微企业的覆盖面。三是大力支持乡村振兴。全面贯彻乡村振兴工作部署,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各项惠民惠农补贴政策,推动农业保险“增品、扩面、提标”。全面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加大农业项目争取力度,支持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三)切实做好重点保障,倾力增进民生福祉

一是足额安排“三保”预算。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预算执行中的优先顺序,强化“三保”支出预警监测,建立健全“三保”支出长效保障机制,2024年区级安排“三保”支出预算81490万元,切实兜牢兜实“三保”支出底线。二是做好民生保障。坚持教育优先,加快教育经费支出进度,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支持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保障医疗卫生健康领域重点项目建设。落实就业创业政策资金保障,拓宽就业创业渠道。严格落实城市低保、城乡特困等社会救助基本生活保障政策,确保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及时发放到位。三是推动文化事业均衡发展。支持推进全区公共文化和全民健身设施建设,推动资源均衡布局,更好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四)着力加强债务管控,全力筑牢风险底线

一是从严从紧管好债券资金。强化专项债券全流程管理力度,压实各方责任,督促项目单位加快债券资金支出进度,确保专项债券规范使用。二是稳妥化解隐性债务风险。多措并举化解隐性债务存量,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绝不碰债务“红线”,坚决堵住违法违规举债“后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三是压实债务化解主体责任。抓好行政事业单位清欠中小企业账款工作,大力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同时压减一般性支出、盘活存量资金、盘活资产资源,筹措各类资金全力完成清欠任务,实现债务良性循环,增强财政可持续性。

(五)持续深化财政管理,奋力提升治理效能

一是加快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完善支出标准化体系建设,统筹做好资产、采购预算管理,不断提升预算管理精细化、规范化水平。二是提升财政管理水平。深化零基预算,强化预算约束,加大预算决算公开力度。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强化绩效运行监控和评价结果应用。加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规范化管理,加快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各类国有资产盘活利用。全面落实政府采购惠企政策,着力营造公平竞争的政府采购环境。三是强化财政监督。扎实做好财会监督的“后半篇文章”,落实整改责任,把“当下改”和“长久立”结合起来,推动各类问题整改到位。

各位代表,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程,2024年财政工作形势仍然复杂,任务仍然艰巨。我们将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各位代表的监督支持下,认真落实区人大各项决议,主动接受区人大监督,坚定信心,务实重行,强化责任担当,积极主动作为,扎实做好各项财政改革发展工作,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王益新篇章、争当转型示范贡献财政力量。

专业名词解释

1.“三公”经费:是指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支出。

2.机关运行经费:为保障行政单位(包括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公用经费,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王益区2024年预算草案附表.xls

2024年王益区财政事前绩效评估报告.rar


网络编辑:李蕊
信息审核:王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