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下身子、迈开步子,敲开群众家门,全面了解掌握民情民意民声,贴心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近日,王益区持续聚焦群众可感可及的“关键小事”,通过逐户上门细谈、走访座谈、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全面做好关爱重点人群、关心困难群众、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用一件件民生实事回应群众期盼,让服务更有温度、治理更有力度。
精准施策,解决问题“有实效”
“张叔,最近血压稳定吗?取暖器用完一定要拔插头”“王奶奶,天气转凉,出门记得添衣,电热毯别整夜开着……”声声叮嘱传递着冬日温情,工作人员同步为老人们检查燃气阀门、排查用电隐患,详细讲解冬季用火用电安全知识,“感谢街道和社工们的关心,你们连我家油烟机都检查了,真的太细致了!”家住心河湾小区的王阿姨握着工作人员的手连连道谢。
针对行动不便老人,社区工作人员不仅会主动提供代购药品、清理居家杂物等便民服务,面对情绪低落的居民,还会开展陪聊解闷、心理疏导等关爱服务。以“发现真问题、解决真困难”为导向,了解群众最迫切的生活需求,用真诚付出赢得居民赞誉,确保群众的每一个诉求都能得到妥善处理、有效解决。
入户走访,排忧解难“暖民心”
桃园街道建工路社区工作人员王姐携带精心准备的宣传品与政策宣传单,逐户敲门,走进居民家中。在矿医院家属楼入户走访时,有一位80多岁的老人,行动不便,拄着拐杖,子女不在身边。王姐说:“我们得知情况后,主动上门了解老人的生活起居等情况,帮助老人在手机上实现参保,家里还有什么困难可以随时联系我们,社区24小时都有值班人员。”
老人感慨的说:“年龄大了,腿脚不利索,去缴保险费实在不方便,真是太感谢了!”
有时候大家围坐在客厅、楼道里,以拉家常的方式亲切交流,既详细讲解今年的医保政策,也耐心倾听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无论是邻里小摩擦、生活中的疑问,还是对小区建设发展的意见建议,工作人员们都一一记录在册,实施动态管理,确保底数清晰、情况明了。
对居民反映的具体问题,坚持“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应”,能现场解决的立即处理,无法当场解决的,承诺及时反馈至相关街道及部门,形成问题解决闭环机制。
群策群力,联系群众“零距离”
“住在我们小区真是太幸福了,小区物业积极参与居民矛盾的化解,实现了让‘小矛盾不出小区’的效果,社区的网格员入户发现矛盾后第一时间反馈给物业公司,物业公司主动上门调解,邻里关系越来越和谐了。”宜园小区的张大爷笑着说,现在他住的小区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了,生活也方便了,邻居也熟悉了,住着更舒服了。
宜园小区的物业公司还会根据群众需求制定服务清单,罗列诸多便民服务,管家团队随时待命,上门服务,上门维修等,让物业零距离为群众服务。
“我们统筹街道、社区、派出所、物业等力量,聚焦邻里纠纷、物业管理、家庭矛盾、重点服务人群,开展经常性走访探视,建立详实完备的信息台账,做到一户一档、一人一策,实行动态管理,定期回访,累计劝导教育相关人员、协调整改解决问题162件。”桃园街道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同时,还整合辖区的网格员、平安志愿者,发挥其“人熟、地熟、业务熟”的优势,组成“平安建设宣传队”,上门耐心宣传讲解禁毒、反电诈、反邪教、扫黑除恶、消防与道路交通安全等知识,推动平安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点点微光,汇聚星河;件件小事,映照初心。“敲门问需”进一步拉近了与居民的距离,党员干部把“为民初心”融入日常、落在细处的生动实践,也是党群同心、鱼水深情的真实写照。下一步,王益区将继续加大走访力度,建立常态化走访机制,及时了解居民的动态和需求,不断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努力为居民创造更加舒适、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