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遇到陌生人打电话,说你涉嫌‘违法犯罪’,让你把钱转到‘安全账户’,你怎么办?”
“我知道!这肯定是诈骗电话!”
11月19日,王益街道以综治中心为牵头单位,联合十余个相关办(站所)隆重举办平安建设集中宣传活动。活动采用文艺演出、快问快答、集中宣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平安建设政策法规、日常安全常识等内容融入其中。“快问快答”互动环节点燃全场热情,主持人围绕平安建设核心知识接连提问,现场观众踊跃举手、积极抢答,掌声与欢呼声此起彼伏。这种寓学于乐的互动形式,既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感,更让平安建设相关知识在问答交锋中精准传递、入脑入心,有效强化了居民群众对平安建设工作的认同感与参与积极性。
平安是发展之基、民生之本。近年来,王益区始终将平安建设作为重点民生工程,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创新宣传形式、健全治理机制、聚焦民生实事,通过一系列接地气、有温度、见实效的举措,让平安理念深入人心,让和谐之花遍开王益大地。
“大家的事大家商量”,这一基层民主理念在柿树沟社区得到生动践行。10月17日上午,该社区“益家亲”助餐点内暖意融融,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和热心居民携手包饺子,为100多名老人、学生和居民送上爱心午餐,这温馨一幕正是社区互助友爱的缩影。
这份和谐与安宁,离不开“柿事如意”茶话室的桥梁纽带作用。茶话室门口“议事厅 坐下说 互谦让 万事兴”的三字经格外醒目,室内沙发环绕、清茶相伴,成为居民说心里话、议身边事的温馨港湾。在这里,群众可像“点单”一样选择接待人员,无论是家长里短还是公共难题,都能得到认真对待。去年11月,荔枝园小区A区外围5户居民反映的天然气不通问题,经茶话室记录上报后,街道和社区党员干部多次对接天然气公司、现场勘查,在茶话室与居民算细账、谋方案,最终圆满解决了这一民生难题。如今,“柿事如意”茶话室已成为矛盾调解、法律咨询、民主协商的重要平台,让邻里矛盾在沟通中化解,让民生诉求在协商中落实。
针对辖区老年人口多、外出务工人员集中、信息渠道相对闭塞等实际情况,黄堡镇聚焦群众“易受骗、难识别”的突出风险,坚持“接地气、全覆盖、听得懂”原则,构建“线下+上门+线上”三维联动宣传体系,多措并举推进反诈宣传融入基层日常。
线下利用黄堡集会、政策宣讲及红白事等人群聚集场合,通过悬挂横幅、发放手册、现场讲解、大喇叭播报等形式,将反诈知识送到群众身边;对不善于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群体,组织网格员、志愿者开展“上门行动”,以“拉家常+讲案例”的亲切方式剖析诈骗手法,同步协助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为老年人系紧“数字安全带”;针对外出务工家庭留守人员易受骗难题,各村(社区)通过微信视频、电话回访等方式,向务工人员推送防骗知识,并与家属保持沟通,及时排查潜在风险。截至目前,黄堡镇已累计走访农户3000余户,成功协助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200余户,有效增强了群众防范意识与识骗能力。
从趣味宣传到基层协商,从精准反诈到民生保障,王益区以实际行动筑牢平安建设根基。接下来,王益区将持续深化平安建设各项工作,不断创新治理模式、丰富服务内涵,让平安之光照亮每一个角落,为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让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