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黄堡镇文化活动呈现蓬勃发展的新态势,从乡土气息浓郁的“村晚”到活力四射的“桃BA”篮球赛,从非遗技艺的活态展演到特色鲜明的民俗节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全年持续不断,既丰盈了群众精神世界,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深厚文化动能。
建强组织堡垒,锚定文化发展路径。黄堡镇党委坚持将文化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将党的领导贯穿于文化发展各领域、全过程。通过优化“党组织+文化小院+文艺爱好者”的工作架构,构建“镇党委统筹规划、村(社区)组织实施、党员带头示范、群众广泛参与”的四级联动机制,形成了上下贯通、协同高效的文化建设格局。各基层党组织通过规范组织生活、设立“党员先锋岗”、组建党员文化志愿者服务队等务实举措,有效激发了党员在活动策划、文化传承、服务群众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乡村文化繁荣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创新服务模式,激活文化传播源头。立足群众需求,黄堡镇打造“黄堡讲堂”理论宣讲品牌,组建由镇村干部、致富能手、乡贤代表、网格员等构成的宣讲队伍,围绕党的政策、乡村振兴、文化自信等主题,开展对象化、分众化宣讲30余场,覆盖群众800余人次。同步构建“线上+线下”立体传播网络,依托村级大喇叭、宣传栏、微信群等载体,推动政策宣传入脑入心。创新“文艺+宣讲”模式,将理论政策融入地方戏曲、歌舞表演,开展文艺宣讲10余场,惠及群众1000余人,实现宣传既有温度又有深度。以品牌活动牵引文化惠民:举办“桃花旅游季”“农民丰收节”“桃BA篮球赛”等20余场活动,推动“体育+农业+文旅”深度融合。持续推进“戏曲进乡村”“公益电影下乡”等惠民工程,全年送戏8场,放映电影60余场,切实打通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通过评选“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先进典型,以文化浸润涵养文明乡风,塑造乡村精神新貌。
凝聚志愿合力,共绘文化融合图景。着力构建“镇村联动、专业协同、多元参与”的志愿服务体系,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品牌化发展。目前已组建理论宣讲、文艺辅导、便民服务、环境保护等14支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暖心服务”行动,组织医护人员开展义诊服务10次,惠及群众200余人;发动理发师志愿者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提供义剪服务8次,惠及群众150余人。在传统节日期间,组织书法爱好者开展义写春联活动5场,赠送春联100余副,广受群众好评。文艺志愿者深度参与各类文化赛事与演出服务,显著提升活动质量与服务效能。通过志愿者的示范引领,有效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形成了“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生动局面,为镇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