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小区没人管,垃圾乱堆、设施坏了没人修,现在红色物业来了,院子干净了,路灯亮了,住着都舒心!”提及小区的变化,红旗街街道原市政府家属院居民的喜悦溢于言表。今年以来,红旗街街道持续深化拓展以“网格化管理、智慧化服务、联动式共建”为主要内容的“红旗经验”,组织下辖各社区聚焦基层治理痛点、群众需求难点,以基层党建“书记项目”为抓手,推出红色物业、红色驿站、“五心”服务、“四季同行”等党建特色服务项目,将党建力量嵌入民生服务“最后一米”,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民生幸福更有质感。
红色物业破题:老旧小区迎来“新管家”
“咱们这老院子,终于有‘管家’了!”面对辖区高达77%的老旧小区无物业、环境差的普遍困境,红旗街街道以“为民服务”为核心,推广川口社区益泽川红色物业的“四融四心”模式。这一模式以“组织融合凝力聚心、队伍融入和谐安心、服务融享幸福暖心、资源融合管理用心”为抓手,率先入驻原市政府家属院试点,居民李大爷指着整洁的楼道说:“你看,现在灯亮了、地净了,心里也亮堂了。”初见成效后,红色物业于8月底迅速接管了广电家属院、土地局家属院等6个无物业小区。“高质低价的服务真是做到了我们心坎上!”刚交完物业费的张阿姨笑道。这标志着居民正从“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踏实迈进。截至目前,红色物业为居民解决居家维修需求245件,居民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提高。
红色驿站提质:小阵地释放治理“大能量”
作为党员群众“桥梁纽带”的“益小光”红色驿站,如今已升级为激活基层治理的多元平台。“累了的话,快来驿站喝口水、歇歇脚!”今年4月起,这里不仅引入了工会驿站,为环卫工、快递员、交警等户外劳动者免费提供歇脚、充电、应急用药等贴心服务,成为他们的“暖心港湾”;还专门设置了农产品展销区,将川口村白姐花馍、文明塬花椒等地道“王益味道”搬进社区。“真方便,在家门口就能买到这么正宗的土产!”居民王阿姨在展销区前边挑选边称赞。此外,驿站还通过建设“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支部”,拓展“菊子说事”“小蜻蜓跑腿”等特色服务,有效推动“两新”组织融入基层治理,让这个“小驿站”变身成为集服务、议事、志愿于一体的“多功能阵地”。今年以来,“益小光”红色驿站累计提供快递代收服务54879件,送货上门636次,解决居民矛盾纠纷62件,收获大家一致好评。
“五心”服务深耕:打造社区治理“新标杆”
面对育才社区老龄化高、需求多元的现状,社区党委做优“益小光”品牌,以“贴心、连心、爱心、安心、廉心”为核心,组建了“星火帮帮团”五大服务队。“贴心服务队”的志愿者郑晴晴几乎每日上门探访独居老人,“张奶奶,菜买好了,今天身体感觉怎么样?”这样的对话已成为日常;“连心文化队”每季度举办的“邻里文化节”总是人气爆棚,用红色文艺演出凝聚着社区邻里情;“爱心帮扶队”则默默结对困难家庭,联动共建单位输送温暖;而“安心调解队”依托“四联三解三提升”机制,力争“小事不出网格”;“廉心宣教队”每季度的“清风讲堂”与新建巷升级改造的“清风廉廊”相辅相成,共同筑牢廉洁家风防线,让廉洁文化如水滴般渗入居民日常生活。今年来,“五心”服务队累计服务群众2120人次,开展文化活动19场,成功化解居民矛盾纠纷15起,不断织密社区治理“关爱网”。
“四季同行”聚力:构建治理共同体“新格局”
翠溪路社区创新推出的“四季同行”党建特色服务模式,有针对性地破解了民主意识薄弱、矛盾频发等问题。在“民声季”,社区工作人员通过“五问”方式深入收集居民“微心愿”,“咱们社区要是有个健康体检机就好了!”——这样的心声被一一记录并每季度筛选解决;进入“治理季”,则联动党员、共建单位、物业公司等多方力量共同协商,实现从“单打独斗”到“整体推进”的转变;“融合季”里,联合学校、卫生服务院开展的文化活动让社区“文”起来,居民“乐”起来;到了“暖心季”,则精准摸排困难群众需求,送上义诊、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务。4支专项服务队与细化的“三张清单”,共同构成了“收集-解决-反馈”的治理闭环,有力推动了居民自治与社区共治的同频共振。“四季同行”党建特色服务模式今年已为困难群众解决问题85件,开展活动96场次,累计服务居民1116人。
从老旧小区的“焕新”到红色驿站的“提质”,从“五心服务”的“深耕”到“四季同行”的“聚力”,红旗街街道的基层党建“书记项目”正以一抹抹鲜亮的“党建红”,引领着日益提升的“治理优”,点亮了触手可及的“民生暖”。下一步,街道将持续深化项目成效,让党建优势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可感可及的治理效能,让群众的幸福清单越列越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