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贸市场作为城市烟火气的汇聚地,是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一扇窗口。近年来,王益区积极推进农贸市场整改工作,致力于提升市场的硬件设施、经营环境、强化食品安全监管,让“烟火气”更有“品质感”。
过去,王益区的部分农贸市场存在基础设施老化、布局陈旧、环境卫生差等问题;储存条件不符合要求。为改变这一现状,王益区政府高度重视,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升级改造。
在硬件设施方面,对市场内的墙面、门头、地标线及车位进行全面饰新,统一更换门头牌匾,添置分类垃圾桶,让市场的外观焕然一新。在功能分区上,着重改造饮食区、肉食区,铺设防滑地面,加装防雨棚、消防栓、烟感报警器等设施,不仅提升了购物的便利性,还极大地提高了市场的安全性。同时,对排水管道实施分流,解决了以往污水横流的问题,让市场过道宽敞干爽,档口分区明显。
在环境卫生整改中,增加了保洁人员,实行定时清扫与动态巡查相结合,加强重点区域的清洁频次,配备专业的污水收集和处理设备,每天营业结束后,对市场进行全面消毒,从源头上改善卫生条件。通过重新绘制摊位布局图,划分不同经营区域,设置清晰的引导标识,让消费者能快速找到所需商品。
“师傅您好,这盏生鲜灯存在违规的情况,使肉显得过于鲜嫩可能会误导顾客,请您及时整改”“好的,我们一定立马整改”。食品安全是农贸市场整改的重中之重。王益区检察院接到“益心为公”志愿者举报,称农贸市场存在鲜肉不新鲜、使用“生鲜灯”影响消费者判断肉质品质的问题。相关部门迅速行动,责令违规店铺拆除“生鲜灯”,让鲜肉关掉“美颜”,亮出本色。如今,居民在市场购买鲜肉时,看到的是真实的肉质色泽,食品安全更有保障。
王益区还不断完善食品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加强对市场内食品经营户的日常巡查,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通过建立市场管理平台,实时监控市场内的经营情况、卫生状况和设施运行状态,实现精准管理;利用电子显示屏、公众号等渠道,及时发布商品价格、食品检测结果等信息,提高市场透明度,接受市民监督。通过一系列举措,王益区农贸市场的食品安全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农贸市场整改工作,让市场旧貌换新颜,不仅改善了居民的购物环境,保障了食品安全,还提升了城市的文明形象。下一步,王益区将继续探索创新,不断巩固和提升农贸市场整改成果,让这份浓浓的烟火气更具品质、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