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王益,涌动着实干的热潮。项目工地上,塔吊长臂挥舞勾勒发展轮廓;政务服务厅里,高效便捷温暖人心。这片土地的活力之源,正来自于全区上下深入锤炼的三大“作风角色”——以“店小二”的贴心优化服务,以“实干家”的担当攻坚克难,以“贴心人”的温度增进福祉,为区域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
当好“金牌店小二”:服务围着需求转 效率跟着体验跑
走进王益区政务服务中心,“高效”“便捷”成为企业和群众的普遍感受。这里不仅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更主动前移服务关口,针对重点项目和特殊群体提供“帮办代办”“上门办理”等个性化服务。窗口工作人员的微笑更多了,解释政策更耐心了,办事流程更精简了。这种变化源于王益区持续开展的“转作风、提效能、优服务”专项行动,通过明察暗访、群众评议、绩效考核等多种方式,倒逼服务质效实现从“办结”到“办好”的飞跃。
“现在的感受大不一样!以前办手续像‘闯关’,现在工作人员更像‘导航员’和‘陪跑员’,提前告知要点,主动协调难点。这种‘金牌店小二’式的服务,为我们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让我们对在王益发展充满了信心!”王益区某企业负责人张先生热情洋溢地说。
勇做“硬核实干家”:脚步扎在一线 担当诠释忠诚
在产业升级的主战场、在城市更新的最前沿、在乡村振兴的第一线,王益区广大党员干部展现出“硬核实干家”的本色。他们不再满足于会议室里的“蓝图规划”,而是将办公桌“搬”到项目现场,用脚步丈量民情,真心化解民忧。面对历史遗留问题和改革发展中的新挑战,广大党员干部不推诿、不回避,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见行见效。一批关乎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得以顺利推进,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压力就是动力!现在区里对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考核也越来越实。我们基层干部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干劲也更足了。因为大家明白,作风实不实,最终要看为群众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为地方发展做出了多少实实在在的贡献。这种‘以实绩论英雄’的导向,激励着我们必须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王益区青年路街道纪委书记李祯说道。
化身“百姓贴心人”:民声即是哨声 小事也是大事
作风建设的最终落脚点是造福于民。王益区的干部们努力从“管理者”向“贴心人”转变,将“民之所盼”作为“行之所向”。通过民情热线、居民议事会等多种渠道,倾听最真实的声音;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无论是社区养老的短板还是停车难的困扰,都被列为“头等大事”全力解决。干部们用真情服务拉近与群众的距离,用实际成效赢得百姓的信任。
“感觉干部们现在离我们更近了!上次反映楼道路灯不亮,第二天社区干部就带着电工来修好了。他们常来小区转转,跟我们拉拉家常,听听意见。这样的干部,我们老百姓觉得特别亲!”家住河滨路小区居民刘大爷告诉记者。
风清气正扬帆起,实干担当谱新篇。作风建设的“王益实践”证明,当干部的眼睛向下看、脚步向下走、力量向下沉,发展便有了最深厚的根基。这场永不停步的作风淬炼,正让王益区的每一个角落焕发新生机,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