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街街道川口社区是王益区管辖人口最大的社区,且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为深化拓展“红旗经验”,探索嵌入式养老新模式,社区以“红色服务”为核心纽带,将“红色物业”“益小光”红色驿站、“老兵之家”三大特色载体深度融入嵌入式养老服务,构建起“生活有照料、健康有守护、精神有寄托”的居家养老新场景,让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暖心服务。
红色物业当“管家”,破解生活不便难题
“可别看我们小区老,该有的服务样样不少,甚至做得更好!”梅苑小区的居民介海善得意地说道。为把养老服务延伸到老人家门口,川口社区与辖区国企物业联合打造规范化“红色物业”,以“党建+物业+养老”为模式,组建由党员、物业人员、志愿者组成的“助老服务队”。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服务队提供代买蔬菜水果、代缴水电燃气费等“代跑代办”服务。如遇到老人家中水电故障、家具松动等问题,物业维修人员随时响应,第一时间上门维修并且免收人工费。同时,社区志愿者与物业工作人员联合服务,定期上门走访独居老人,检查家中安全隐患,开展精神慰藉服务,成为老人身边的“贴心管家”。今年以来,“助老服务队”已累计服务老人186次,解决居家维修需求232件。
红色驿站作“枢纽”,覆盖健康与精神需求
作为社区服务群众的重要阵地,“益小光”红色驿站聚焦老人健康管理与精神文化需求,打造温馨便捷的“一站式”服务空间。驿站联合辖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退休医护志愿者,定期开展免费义诊,提供血压血糖检测、慢性病咨询、用药指导等服务,并为独居老人、残疾、重病等特殊群体建立“一人一档”,志愿者们定期随访,关注老人健康。今年来已累计服务老人1820人次。“在这儿不仅检查了身体,还能学用智能手机、学学书法,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刚参加完“银龄课堂”的大爷王铜生笑着说。驿站开设的“银龄课堂”,不仅指导老人如何使用智能手机,还开设了书法绘画、手工制作等课程,帮助老人融入数字社会、培养兴趣爱好。同时,“益小光”红色驿站积极组织纳凉电影晚会、节日联欢等活动,今年以来,已举办12场,参与老人超800人次,让老人少了孤单,多了欢笑。
老兵之家暖“兵心”,专属服务显尊崇
针对辖区老年退役军人的特殊需求,社区专门打造“老兵之家”特色服务阵地,为他们提供专属关怀。“老兵之家”定期邀请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工作人员上门,提供优抚政策咨询、补贴申领协助、退役军人信息登记等服务,真正实现“办事不出社区”。“有空来这里和老战友们一起忆忆往事,心里热乎乎的!”退伍老兵付东峰在“红色故事会”上动情地说。“老兵之家”常态化开展的“红色故事会”活动,特邀请退伍老兵分享军旅经历,传承红色精神,累计举办16场,广受好评;为形成“老兵帮老兵”的温暖氛围,川口社区鼓励身体较好的老年退役军人组建“老兵互助小组”,时常上门看望患病战友、协助购买物资;每逢春节、建军节等重要节日,社区工作人员也一同上门慰问,让退伍老人感受实实在在的尊重与关怀。
川口社区通过红色载体与嵌入式养老的深度融合,推动养老服务从“有”到“优”升级。下一步,社区将继续优化服务内容,整合多方资源,让“家门口的养老”更贴心、更暖心,切实提升老年群体的幸福感与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