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王益区应急管理局紧紧围绕“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主线,紧扣“三个年”活动要求,全力打好“八场硬仗”,坚决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为全区高质量发展筑起坚实安全屏障。
拧紧责任链条,安全监管实现“新突破”。不断健全完善责任体系,扛牢夯实安全生产行业监管、属地管理、企业主体和员工岗位“四方责任”。持续排查整治问题隐患,以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抓手,紧盯重大事故隐患这个“牛鼻子”,一体推进城镇燃气、电动自行车、保温材料、动火作业等专项整治。强化企业自查自改,督促企业落实内部安全隐患报告奖励制度,及时兑付奖励,激发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积极性。全面深化精准指导帮扶,通过联合指导、聘请专家、“邀约式”、一对一、点对点开展安全生产“下沉式”指导帮扶,持续解决“四方责任”落实和安全生产难点堵点问题,着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不断提升本质安全,持续推动生产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筑牢防灾堤坝,风险防控织密“新防线”。进一步梳理压实各镇办、各部门“防灾”职责和任务,守牢“最后一米”防灾关口。持续开展清除森林火灾隐患和查处野外违规用火行动,强化以水灭火装备应用,接入森林火险点位视频监控3个,重点林区景区监测点位布设3个。全面完成防汛风险区复核,绘制《王益区防火防汛应急指挥作战图》,标注风险点位,细致排查风险隐患与薄弱环节,落实落细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双控管理和基层转移避险“五个关键措施”,组织全区“防汛抢险应急演练”和“临灾监测预警叫应与应急响应联动演练”,着力提升“13161”气象预警和“三断”场景下的应急响应救灾能力。
夯实应急基础,能力建设迈上“新台阶”。完成应急指挥部升级改造,初步建成王益区重点区域监控平台,接入119警情信息、气象哨兵系统,共享气象、水务等数据,为指挥调度提供决策依据。争取500万元省级基层物资装备防灾项目,配备排水抢险车、发电机等物资5大类306件,储备防汛、防火、救灾物资4万余件,完成物资“一物一码”登记,向各镇办、部门前置物资5340件。不断创新安全宣传模式,通过社区LED屏、出租车顶灯广告、短信推送等方式持续营造浓厚宣传氛围,筑牢全民防范的坚实防线。
创新执法模式,监管手段焕发“新动能”。实行区块长负责执法工作机制,科学制定年度执法计划,严格按计划开展执法检查,确保监管重点明确、检查计划合理;健全监管责任网络,非煤矿山领域形成“专委会牵头、部门负责、分级监管”网格,建立区、镇两级非煤矿山安全包保责任制,重点时段实行领导干部“点对点”驻矿盯守。对工贸企业分级分类管理,深化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动态更新风险信息与管控清单,实现“无事不扰、有事必到”。危险化学品领域完成8家防爆电气隐患整改,持续推进三级标准化复评,加强经营许可和重大危险源管理。今年以来通过“互联网+执法”系统检查企业42家次,排查整改隐患86处,立案查处1起,处罚1万元,约谈8人次。
强化党建引领,作风建设彰显“新气象”。谋划“1371”工作思路,打造“三同”工作法,坚持党建与业务计划同步制定、任务同步明确、工作同步推动。开展“3个1”、外出培训心得交流分享等活动,以“一周一学”“一月一看”“一季一练”提升领导干部思想水平、廉洁意识、业务技能及应急处突实战能力。始终秉持从严主基调,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逐级压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不断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成果,全力锻造一支在急难险重面前冲锋在前、敢于担当重任的应急铁军,为辖区应急管理工作高质量开展提供坚强作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