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入户”汇民情、“搬着板凳”听民声,走进建乐社区虎头小区,“板凳会”热闹非凡,代表们和联络员手持流动小板凳,深入小区与群众围坐一圈,拉家常、说困难、谈看法、提建议,小板凳“坐热”治理温度,这是王益区推进民生实事项目的一个生动缩影。
“小区内8号楼旁坡度较陡,雨天路面湿滑,车辆容易打滑,存在安全隐患,能否安装减速带”“我和老伴年纪大了腿脚不便,子女也不在身边,这有个头疼脑热的去医院真是不方便,能不能多请请医生上门问诊”。一条条建议反映百姓的心声,“板凳会”将议事场景搬到群众家门口,让“问题清单”转化为“幸福账单”,一个个“完成”的标记,是对百姓“温暖的回响”。“以前一到雨雪天气路面就湿滑,车辆容易打滑存在安全隐患,现在安装了减速带,以后出行就安全多了!”居民王大爷说。
如今的虎头小区路旁一条条新建的减速带整齐排列,从提升改造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到安装小区减速带,一件件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见效,不仅改善了辖区人居环境,更让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细微处不断提升。今年以来,建乐社区累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3条,解决地基下沉修复、居家养老服务优化等民生实事11件,化解矛盾纠纷22起。
“大姐,您平时去医院挂号方便吗?对咱们社区的医疗服务有啥建议尽管说。”光明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迎来了一场温情涌动的健康盛宴,活动现场始终洋溢着温馨有爱的氛围。由驻站代表、光明社区联合铜川市医院专家团队开展的义诊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代表们与社区工作人员、医护人员以“零距离”服务为宗旨,化身群众身边的贴心人,用实际行动温暖民心。辖区共有80余名居民接受了血压测量、血糖检查等基础诊疗服务,数百人次进行了健康咨询,100余份宣传资料在传递健康知识的同时,也深深增强了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
让每一份民意都有回应,每一个诉求都得解决,王益区人大联络站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将履职触角扎根基层。各联络站以“八有”标准为基础,探索出各具特色的工作模式,黄堡镇“1234”工作法、云梦堤社区“五步工作法”、川口社区“五字诀”等,让履职更精准。
开展技能培训,让“饭碗”端得更稳;医疗救助、教育资助等政策精准落实,不让一个人在生活中“掉队”;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适老化改造、智慧养老设备等持续完善,让老人安享晚年。从老旧小区的“蝶变”到便民服务的“升温”,从环境治理的“提质”到生活品质的“升级”,一件件落地见效的民生实事,让群众的幸福清单越拉越长,用实际行动书写着“民生为本”的温暖答卷。王益区始终把“民之所盼”作为“政之所向”,用一件件扎实的举措、一项项暖心的服务,让民生福祉看得见、摸得着、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