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街道建工路社区是典型的单位综合型社区,辖区内老旧小区与新建小区交织分布。面对人口结构复杂、服务需求多样、治理资源分散等现实难题,社区以“‘见’面议事”协商品牌为抓手,紧扣群众需求导向,创新构建“睦邻议事”机制,形成了“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议、难在格中解、情在格中融”的专业化协商模式,为基层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党建引领 筑牢常态议事根基
建工路社区聚焦“网格议事会”,构建起“问题收集—协商讨论—任务认领—落实反馈”闭环治理链条,将治理触角延伸至“楼栋间”,把矛盾隐患化解在微网格之内。以飞龙小区加装电梯项目为例,社区通过数月的民情征集、议事协商与施工筹备,让居民“一键到家”的幸福愿景落地生根。这一实践既践行了“民生琐事皆可议”的原则,更切实保障了居民心声有人倾听、合理诉求有处落实。
多元参与 破解民生服务难题
“贸易货栈小区的下水管道堵塞高效处置,彰显了“‘见’面议事”的应急响应能力。4月初,桃园街道建工路社区网格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贸易货栈小区的下水管道堵塞,严重影响居民日常环境及生活。社区主动作为,专题研究,第一时间上报桃园街道,街道、社区联合区住建局、居民代表等多方赶赴贸易货栈河堤污水井进行查看,并协商疏通方案。事件处置过程中,社区党委书记陈玉侠全程积极协调,并先后两次请专业人员疏通和清理清运污水井内的秽物。退休老党员看到后感慨:“社区人真不容易,我去他们买点水喝!”这种“骨干引领+群众参与”的良性互动,正是社会工作“赋权增能”理念的生动实践。
专业赋能 提升社区治理质效
建工路社区“网格议事会”将“党建引领+专业方法+多元参与”深度融合,彰显了“‘见’面议事”品牌的创新价值。一是引入社会工作专业力量深度参与,通过议事会精准捕捉居民需求,议事内容涵盖环境卫生维护、下水道堵塞处理、邻里纠纷协调等民生议题,通过“需求-协商-服务”的专业化闭环转化,让治理回应更贴民心;二是议事会通过鼓励居民参与决策过程,让社区治理从“靠社区”变为“靠大家”。如汛期河堤淤泥堵塞的高效解决,离不开党员骨干与热心业主的志愿服务和居民的情感支持;三是议事会以党建为纽带,发动退休老党员、“三官一律”及辖区物业小区等志愿队伍,共商治理难题。通过联动自治力量及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形成治理合力。
建工路社区以“网格议事会”为载体,将“‘见’面议事”的温度与力量融入基层治理的每个细节。这种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以多元协同为路径、以专业服务为支撑的治理模式,不仅破解了老旧小区与新建小区交织带来的复杂难题,更让居民在参与中感受到“我的社区我做主”的归属感,为新时代基层治理创新提供了鲜活样本与温暖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