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王益:政策帮扶 激活创业发展之路

来源:王益融媒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8-08 15:34 阅读: 打印 保存 收藏

在王益区,有这样一片充满活力的创业沃土:从返乡青年的初创公司到辐射城乡的零工服务平台,从家门口的手工作坊到漂洋过海的外贸订单,背后是政企同心绘就的产业发展画卷。8月6日,记者来到了位于王益区七一路洞仙阁526号的陕西启业星人力资源有限公司铜川分公司,初进门就听见了缝纫机的嗡鸣与绳结编织的细碎声响,这里不仅是灵活就业者的“加油站”,更是王益区人力资源产业蓬勃发展的缩影。

“那段时间真的撑不下去了,是区人社局主动找上门,给我们指了路。”谈起最开始的创业经历,企业负责人杨康至今难忘。2019年底,杨康带着创业梦回到铜川。彼时,他刚经历首次为上海企业招聘的首单业务因经验不足草草收场,与朋友合伙成立公司后又因经验不足以及各种不可抗因素,房租和工资很快耗尽了两人的积蓄。

区人社局在了解他公司的经营情况后,又得知他是铜川籍高校毕业生,主动向其抛出橄榄枝,不仅详细解读了大学生创业补贴、见习补贴等政策,还帮他对接本地资源。很快,公司在铜川注册分公司,8名员工享受到大学生见习补贴,解了燃眉之急。更重要的是,在政府牵线下,公司与公安、消防救援大队、妇幼保健院等9家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200余名派遣人员的岗位需求,让企业在危机中找到了扎根的土壤。

“零工经济是片蓝海,但需要规范的平台。”2022年11月,杨康的公司接过“铜川市王益区零工服务中心”的代运营重任,这成了企业转型的关键一步。250余平方米的服务中心里,综合服务区、培训区、休息区功能齐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让灵活就业者与用工方高效对接。

家住力元小区的井慧娟就是于2024年9月启动“手工编织”项目受益者之一。“要照顾两个孩子,没法外出打工,中心的免费编织培训帮了大忙。”她如今每天能赚60元,最多时一天挣140元,既能补贴家用,又不耽误照顾家人。像她这样的学员还有很多,2024年至今,中心累计培训750余人次,其中残疾人200余人次,300余人通过手工订单实现就业,完成50万单手工艺品订单,部分编织品还走出国门,让“王益手艺”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

产业发展离不开政策“托举”,近年来,王益区人社局以创业担保贷款为“杠杆”,围绕千方百计打赢“稳就业促增收”硬仗,通过创新和优化创业担保贷款模式,破除个人创业者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以及这些企业带动就业能力不足的问题,为个人创业者和小微企业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激发小微企业稳岗扩岗的潜力,有效激活了就业增收的“源头活水”。截至上半年,王益区已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95万元,其中个人贷款8笔共计195万元;小微企业2户共计800万元,已经完成全区年度目标任务的49%。正是在这样的好政策下,像杨康这样的一大批“摸着石头过河”的初创企业,成长为能为政府机关、国企提供规范化服务的本土骨干。

从返乡青年的创业梦到零工群体的就业梦,从手工艺品的出海梦到区域产业的升级梦,一幅“创业带动就业、产业反哺区域”的图景正徐徐展开。王益区通过政策扶持、平台搭建、金融支持“三管齐下”,让人力资源产业成为“稳就业促增收”的核心引擎,书写着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鲜活篇章。


网络编辑:冉静
信息审核:路进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