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王益区:智能赋能新农 “智”变带动“质”变

来源:王益融媒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8-07 15:38 阅读: 打印 保存 收藏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标志着智慧农业已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引擎。王益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出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态增值的创新路径。

进入夏季,气温升高,孟姜塬村通过孟姜红监测平台实时观测桃树长势、环境温湿度、灾情虫情等信息,实现了足不出户就可以观察桃树长势,远程监测农作物生长环境。孟姜红监测平台利用传感设备,实时采集气温、空气湿度、水位等数据,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传输到云平台,精确控制种植环境指标。平台还具备历史数据存储、查询、导出、分析等功能,用户可登录云平台查询任意时间段的历史记录,如温湿度曲线、机电设备运行记录、监控视频等信息,可以有针对性地了解各项综合信息服务,实现全方位检测。

在宜古村,蛋鸡养殖也迈向了智能化。宜古村通过实施5万羽全自动蛋鸡养殖项目,积极引进自动化设备,完成了畜禽养殖圈舍现代化、科技化改造,建成了具有养殖监测精准化、标准化的市级示范场。目前鸡舍全部采用“智慧化”养鸡,配有喂料、清粪、捡蛋多个智能化系统,实现喂食、送水、清粪、捡蛋等全流程自动化作业。“我们还配备了鸡舍照明设备、电气控制系统、湿帘风机通风降温系统,可以自动调节鸡舍里面温度、湿度、亮度,这样可以很大提升鸡的产蛋率。”负责人梁志琴说。通过“智慧化”养鸡,不仅可以节省人工成本,也极大保证了蛋鸡成活率和鸡蛋产量。

梁家塬村通过AI算法优化生产决策,物联网设备精准执行,实现了AI与物联网深度融合,让千亩苹果全链条数字化,覆盖了种植、加工、物流、销售全环节。新建的水肥一体化的自动灌溉系统,通过土壤温湿度传感器、气象站等设备实时监测环境数据,结合AI算法精准调控灌溉量和施肥比例,有效实现节水30%、节肥20%;通过无人机巡检与AI图像识别技术,实现病虫害预警准确率达90%以上,农药使用量减少15%。“我们采用AI视觉分拣流水线,通过多光谱成像技术自动检测果实糖度、瑕疵,分拣效率达5000公斤/小时,优质果率提升至95%;冷链仓储物流中心配备温湿度监控模块与GPS追踪系统,实现全程可视化温控运输,损耗率降低至5%以下。”负责人刘铜利说到。

以科技赋能为驱动,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实践,不仅让村民获得了切实收益,也为乡村全面振兴积累了宝贵经验。未来,王益区将继续以科技为支撑,持续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确保农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网络编辑:冉静
信息审核:路进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