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王家河街道:以工代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来源:王益融媒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7-11 15:20 阅读: 打印 保存 收藏

近日,王家河街道南雷村中央财政以工代赈项目现场一派热火朝天。村民们男女老少齐上阵,有的挥锹挖土,有的搅拌砂浆,有的平整路面,吆喝声、欢笑声交织成一片繁忙景象。这条条由村民自建的生产路,现已修得平平整整蜿蜒田间,彻底解决了当地农产品运输和日常出行的难题,为乡村生产生活注入新活力。

该项目采用“村民自建”的模式,通过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实现了“小项目大赈济”的综合效益,生动诠释了以工代赈政策在基层的落地生根。

施工现场人头攒动,男女村民分工协作,干劲十足。老年村民负责轻体力活如搬运材料,青年劳动力则投身重体力施工,妇女们也积极参与后勤保障和路面修整,形成“齐上阵”的生动画面。村民李三社高兴地说,“在家门口干活,既能挣钱又能建设家乡,大家都抢着报名!”这种全员参与的机制,不仅调动了村民主动性,还营造了浓厚的集体氛围。

项目自开工以来,高峰期用工量达百人,村民按劳取酬,累计发放劳务报酬超70万元,切实将“赈济”落到实处。同时,施工期间还开展了简易技能培训,涵盖机械操作和安全防护等内容,帮助村民提升就业能力,为长远增收奠定基础。

新修的生产路全长约4公里,连接田间地头与主干道,路面平整宽阔,农机可直接驶入农田,大幅降低耕作和运输成本。村民张鹏欣喜地表示:“以前路窄坑洼,产品运不出、农资进不来。现在路修好了,生活方便,生产效率翻倍!”

该项目不仅改善了基础设施,还激活了乡村经济。同时,解决了村民“务工难”问题,让留守群体实现就地就业,避免外出奔波。以工代赈项目在南雷村的实施,累计惠及百余名村民,劳务报酬发放成为重要的增收渠道,彰显了“赈济为民”的初衷。

以工代赈项目通过“政府出资+村民自建”,变“输血”为“造血”,既完善了基础设施,又激发了内生动力。王家河街道负责人王新强调:“这条路铺就的不仅是便捷通道,更是干群同心、奔向共同富裕的幸福路!”


网络编辑:冉静
信息审核:路进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