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青年路街道“四个强化”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社会救助工作

来源:今日王益 作者: 发布时间:2022-11-24 18:43 阅读: 打印 保存 收藏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为切实发挥社会救助工作托底线、救急难、补短板作用,青年路街道本着“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理念,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底线意识,聚焦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扩大社会救助政策覆盖面,切实兜住兜准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底线,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全方位、多层次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强化组织领导,打造多层次救助体系。坚持强化组织领导,不断健全社会救助工作机制,建立了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党委会、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社会救助工作,今年以来共召开党委会、专题会议15次,形成了街道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具体包片的工作模式。建立了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的多层次救助制度体系,同时积极落实“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和救助备用金制度。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制度健全、政策衔接、兜底有力的综合救助格局。

强化主动发现,全方位保障基本生活。坚持早发现、早救助、早帮扶。进一步建立健全“三主动”工作机制,即社会救助政策主动告知、社会救助对象主动发现、社会救助信息主动公开。积极宣传社会救助政策,今年来共发放《致全市困难群众的慰问信》1000余份,并利用微信群、电子显示屏等多形式、多渠道进行全覆盖宣传,做到政策家喻户晓。认真落实上级工作要求,推行“四图联动”工作法。绘制人口网格分布图、年龄分段图、特殊人群分类图、疫情形势作战图,分类建立残疾人、孕产妇、独居老人、慢性病等十类人群台账。持续做好街道每季度人口数据动态更新,用好主动发现机制,“急难问题快速响应”机制,强化对慢性病、独居老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及其他困难群众摸底排查及时发现救助需求。主动帮助困难老年人,行动不便等人群准备救助资料,跟进实施救助帮扶,切实做到了应纳尽纳,应救尽救,让群众少跑路,服务零距离。今年来主动发现办理低保22户33人,办理275人次,发放临时救助32.5万元。全面落实临时救助“先行救助”“分级审批”等政策规定,对本地和非本地户籍外来务工人员因疫情影响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群众,按规定对其实施临时救助,今年以来因疫情临时救助51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4.97万元。

强化动态管理,严格审核把好出入关。坚持严把审核关,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对新申请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的家庭逢助必核,做到了救助对象精准识别、精准认定。充实社会救助工作力量,街道配备专职社会救助工作人员4名,定期组织业务骨干深入社区开展业务指导、业务培训,提升社区社会救助经办人员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确保审核确认对象精准。强化监测核查,对已纳入城乡低保范围的救助对象按照动态管理标准实行定期核查,跟踪核查保障对象家庭财产、经济收入变化情况,落实好渐退帮扶政策,对有困难的群众多帮一段,多送一程,形成了进出有序的工作格局。今年以来低保新增22户33人,现有低保户501户1021人,低保覆盖率9.15%。

强化跟踪问效,用心用情用力优服务。把底兜牢靠,既要有实招,更要看质效。深化“党建+社会救助”。着力抓好困难群众疫情防控和民生兜底保障,将“党建+社会救助”融入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中,引导党员干部主动参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在兜底保障救助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敲门问需优服务”活动。组织党员干部、社区网格员、志愿者、机关下沉干部等各方力量,以敲门入户形式走进群众家里,问家庭情况、问疫情防护、问生活需求、问意见建议、解群众之忧。同时聚焦“鳏寡孤独”等10类特殊群体1525名群众,根据不同特点,组织167名街道党员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成立“启航”志愿服务小分队,常态化提供跑腿帮办、日常陪伴、学习辅导等定制化服务,今年以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836个,对2名群众落实了“救急难”措施,陪护5名孤寡老人就医,全力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网络编辑:孙慧
信息审核:孙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