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大力开展学生资助 拒绝贫困代际传递

来源:铜川市王益区人民政府网 作者:马平 发布时间:2017-12-01 18:30 阅读: 打印 保存 收藏

学生资助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措施之一。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扶贫在脱贫攻坚战略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

2017年以来,王益区以“资助育人”为主线,以推进教育精准资助、精准脱贫为目标,完善工作机制,提升服务水平,以四项措施确保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助力脱贫攻坚工作。

一、完善工作制度,加强资助工作保障

先后出台和完善了十多项工作制度,涉及资助政策、操作流程、宣传工作、贷后管理等方面,从不同层面为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政策依据和制度保障,实现以制度管人管事的目标。

在学生资助服务大厅设置咨询台,免费提供电脑及打印机,为学生和家长提供方便,按照国家开发银行助学贷款合同电子化试点工作的要求,添置了高拍仪、手写板等硬件设备,为开展学生资助工作提供设施保障。

二、重视政策宣传,扩大资助工作影响

为了扩大资助工作影响,提高政策知晓率,王益区充分利用网络、展板、印发宣传材料等方式,积极开展贫困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将宣传工作重心下移到农村,尤其是偏远村队,做到了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全覆盖。利用“全国扶贫日”向群众发放资助政策宣传单,提高学生和家长对资助政策的知晓度;通过入户家访,向建档立卡贫困户详细讲解子女受助项目及标准,做到资助政策家晓户喻、深入人心。

三、严格资助过程,提高资助工作效益

一是严格资格认定。在落实党的各项惠民政策上,始终坚持“应补尽补”和“应贷尽贷”的原则,认真审核资助的相关证件或证明,严把学生资助申请、资格认定、审核、公示等环节,真正做到“助真贫、扶真困”;二是细化资助步骤。按照“三公开”的原则,即资助政策公开、金额公开、资助对象公开,将评审结果向社会公示,存在问题及时纠改,严格时限足额资助,资助过程客观、公正、高效、透明。三是加强资助后管理。大力开展诚信教育、励志教育、感恩教育相关活动。特别针对助学贷款 “信用贷款”的特点,建立贷款学生档案及诚信档案,定期通报提示、督促毕业学生家庭及时还款,切实提高还款率。自开办生源地贷款业务以来,王益区当期本息回收率、历年平均回收率等均达到100%,名列全省前茅,未出现一例还款逾期和还款违约情况,没有让一个学生的诚信记录受损。

四、定期开展培训,建设资助工作队伍

为保证学生资助工作有人管、管的好,王益区要求各中小学、幼儿园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并定期开展检查指导、组织培训等。先后开展了学生资助、教育脱贫精准资助工作检查,举办了多次学生资助管理系统应用培训,对学前、义务教育、高中学生资助管理系统,陕西省教育精准资助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进行专题辅导讲解,大大加强了学生资助工作队伍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建设。

近年来,我区学生资助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已基本建立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学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现了各个教育阶段全覆盖,实现了公办与民办学校全覆盖,实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顺利完成学业,不仅杜绝了因学致贫、因学返贫现象的发生,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些学生及其家庭的命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良好基础。


网络编辑:王常华
信息审核:王常华